现代快报+ 2022-08-18
南京这些园子,都姓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金陵第一园 " 瞻园

" 金陵狮子林 " 愚园

" 金陵第一名胜 " 莫愁湖

依城傍水的白鹭洲

……

南京这些名号响当当的园林

都可以追溯到同一个家族

他,"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他被誉为明代 " 开国功臣第一 "。他就是徐达。

今年是南京被公布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40 周年,也是徐达诞辰 690 周年。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瞻园)特别策划了 " 山水与游——徐达家族与南京园林特展 ",捧出 60 多件(套)珍贵文物,以讲述徐达家族和南京园林的故事。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该展为期 3 个月,将从 8 月 26 日持续到 11 月 26 日。

60 多件珍贵文物

带你认识不一样的徐达家族

徐达的画像、徐达长孙徐钦墓出土的金镶玉腰带、徐达五世孙徐伯宽夫妇墓出土的白釉梅瓶、六世孙徐世礼墓出土的蓝釉梅瓶 ……

" 山水与游——徐达家族与南京园林特展 " 由南京市博物总馆主办,汇集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南京市博物馆、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天津博物馆、宣城市博物馆等多家文博场馆,共 60 多件珍贵文物。

展览分为三个单元:" 家族荣光 "" 丽都闲雅 "" 园以名世 "。" 展览有两条故事线:一是徐达和他的后世子孙,另一条是徐达家族在南京营造的各大园林。"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馆长杨英介绍,徐达是整个展览的缘起,特别展出了徐达的两张画像,观众可以通过画像,和他隔空 " 对话 "。

第三代魏国公徐钦金镶玉腰带

徐达后人累世封公,享受荣华。他们的生活,从徐达家族墓中的出土文物,可以窥见。其中,徐达长孙徐钦墓出土的金镶玉腰带最为珍贵。" 玉带在明代品级最高,只有皇帝、亲王和高级官员可以佩用,是带中之首。金镶玉带则显示出使用者身份更为特殊。徐钦世袭魏国公,能佩戴这样的金镶玉腰带不意外。" 杨英说。

" 明中后期,徐达的后世子孙陆续建了 11 座园林,集中在老城南一带,现在还有迹可寻的只剩下 4 个。" 展览策展人姚在先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瞻园本身就是最大的展品。如今的瞻园所在地,正是当年徐达魏国公府的一部分。

这次特展,《瞻园图》《瞻园消夏图卷》都将远道而来,分别来自天津博物馆和青岛市博物馆。它们穿越时空,与如今的瞻园 " 合璧 ",古今辉映。

徐达是朱元璋害死的?

不是

明代 " 开国功臣第一 "、文武世无双的徐达长什么样?

两张徐达的画像,形象、风格迥异。

一张是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珍藏的《中山徐武宁王遗像》。画中人手持笏板站立,头戴冕旒冠,眉眼带笑,看起来慈眉善目。

另一张是天津博物馆珍藏的《徐达像轴》。这是一张坐像。他,一身戎装,怒目圆瞪,看起来十分威严。

徐达是朱元璋的老伙伴、好兄弟,明朝开国军事统帅。他转战南北,稳重而有谋略,功高却很低调。在朱元璋眼中,他 "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

这样一个传奇人物,坊间传闻不少。

徐达之死就是个谜。传闻中,他是死于吃蒸鹅,而且是朱元璋下的手。因为,徐达身患背疽,忌吃蒸鹅,而朱元璋这时正好要屠戮功臣,所以顺水推舟给徐达赐了蒸鹅。

电视剧《山河月明》一开场就玩这个梗。

这是真的吗?鹅不背锅。史料记载,徐达是因病而亡。他死后,被追封为中山王,谥武宁,赐葬钟山之阴(今太平门外板仓)。

洪武十九年(1386 年)立于徐达墓前的 " 御制中山王神道碑 ",皇皇巨制,蔚为壮观,是明代功臣墓中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一块神道碑。碑文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撰写,共约 2100 字,记载了徐达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功绩,墓碑上刻满了断句用的圆圈,是古碑中很罕见的。

一门两公

独家荣耀贯穿大明始终

金镶玉腰带、嵌宝石花蝶形金饰件、葫芦形金耳坠、云形金扣、" 日 "" 月 " 银饰件、玛瑙带板 …… 特展中,这些 BLingbling 的文物,都是自徐达家族墓出土的。

徐达家族墓出土玛瑙带板

徐达家族的荣兴,几乎贯穿整个大明朝。

徐达长女自幼文静,爱好读书,有 " 女诸生 " 之称。朱元璋把她赐婚给了自己的四子燕王朱棣。后来燕王做了皇帝,徐达长女徐氏就成为仁孝皇后。

徐达的儿子们在靖难之役中,因抉择不同,命运也各不相同。

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燕王朱棣挥师南下,发动 " 靖难之役 "。徐达长子徐辉祖率兵抵抗,遭革爵幽禁而死。三子徐增寿向朱棣的军队通风报信,被建文帝诛杀。

朱棣即位后,追封徐增寿为武阳侯,谥 " 忠湣 ",后进封定国公;又令徐辉祖之子徐钦承袭魏国公爵位。于是,明朝独一无二的 " 一门二公 " 诞生。

靖难之役后,魏国公嫡系家族担任南京守备、定期奉祀孝陵;徐达四子徐膺绪一系则世袭南京锦衣卫指挥使。定国公徐增寿一系,则跟随明朝朝廷迁至北京。

穿越时空

古画与今园 " 合璧 "

魏国公府的范围,对应到今天的地图上,东抵秦淮河,西至中华路,南至瞻园路,北达建康路。

不过,明初国力不强,崇尚节俭,严禁造园。也就是说,这么美的瞻园,徐达本人并没有享受过,而是他的后世子孙造的。

《瞻园图》局部

《瞻园图》是清代画家袁江的作品,也是后来瞻园修缮的 " 蓝本 "。" 人在园中,再看这张古画,会有一种穿越的感觉。我在图中找到了我的办公室。" 策展人姚在先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现在瞻园里很多标志性景点,都能在图中找到对应。

《瞻园消夏图》局部

袁枚族孙袁起的《瞻园消夏图》中,假山奇石随处可见,苍翠的草木掩映着亭台楼阁。画中人自在惬意,有的摇曳着扇子,有的凭栏闲聊,有的端着果盘 ……

正德、嘉靖年间,朝廷禁令松弛,百官造园之风盛行。嘉靖初年,徐达七世孙、时任魏国公徐鹏举开始凿池叠山,缔造了 " 西圃 ",也就是瞻园。

在徐鹏举造 " 西圃 " 之前,他的叔叔徐天赐就造了个 " 东园 "。

这是王府东面靠近城区的一块地,是仁孝皇后徐氏赐给徐家的菜圃,也就是现在白鹭洲公园一带。

徐天赐是第五世魏国公徐俌最爱的小儿子,他欺侄子徐鹏举刚袭爵势单力薄,占了这块地造园。园林建成后,他和文人雅士在园内畅游。文徵明的《东园图》,描绘的就是东园雅集的情景。

陈作仪金陵四十八景图册之莫愁湖

明中期以来,以魏国公园林为代表的南京园林之兴建,不惜工本、建筑高大、叠山繁复,造园规格很高。明代王世贞《游金陵诸园记》中,徐氏家族园林有 11 座,至今有迹可循的有 4 座,也就是今天的瞻园、愚园、莫愁湖公园、白鹭洲公园。

以魏国公家族为代表的一批热衷文艺的富贵阶层,以文艺赞助人的身份推动了文人士子间的集会交游活动,南京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交舞台。大批文人汇聚于此,诗酒酬唱,挥洒翰墨,金陵的山水人文在诗画中不朽。

文 | 现代快报 + 记者 胡玉梅 刘静妍

图 | 现代快报 + 记者 吉星、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瞻园)供图

视频 | 现代快报 + 记者 储希豪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