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贵州频道电 近年来,黔东南各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特色水果产业,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饱满丰盈的脆红李,让人垂涎欲滴。沈启照 摄
近日,岑巩县注溪镇 " 五子园 " 脆红李迎来成熟采摘期,满山遍野的李子林郁郁葱葱,成排的果树上挂满了一串串浅红或深红色的果实。刚走进李子园,淡淡的果香便扑面而来,沁人心脾。穿行于树下,透过缕缕阳光,成熟的李子表层带着薄薄的果霜,饱满丰盈、晶莹剔透,密密麻麻的挨在一起,让人垂涎欲滴。果农们正穿梭在林间忙着采摘装箱,准备销售。
注溪镇岑王村 " 五子园 " 里,果农正在采摘脆红李。沈启照 摄
当地聚焦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的引领作用,依托 " 党支部 + 基地 + 大户 " 的组织方式,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目标,引导村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水果种植,带动百姓增收致富。
" 今天这个客商是在抖音上看到信息后上门收购的,按每斤 1.5 元收购,基地果农帮我摘,预计产量 20000 多斤,总收入 3 万多元,目前摘了 2000 多斤。" 注溪镇岑王村 " 五子园 " 种植户周良祥笑着说。
注溪镇岑王村 " 五子园 "。李昌焯 摄
岑王村 " 五子园 " 产业基地建于 2013 年,种植有柚子、李子、梨子、桃子、枣子等。其中处于盛产期的达 1000 余亩,涉及农户 40 户 260 余人,其中 20 亩以上种植大户 8 户,平均每亩可实现收入近 5000 元左右。
" 围绕‘五子园’统一抱团发展、统一园区管理、统一销售平台的思想,以‘党支部 + 基地 + 大户’的方式,在探索村集体经济上下功夫,今年‘五子园’迎来大丰收,脆红李预计有 10 万余斤,10 天左右采摘完毕。" 注溪镇岑王村乡村振兴第一书记邱著介绍。
果农正在把采摘好的脆红李装箱上车。沈启照 摄
岑王村按照 " 抓好党建促经济,立足村情谋发展 " 的思路,凝心聚力走出了一条 " 党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 " 的路子。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岑王村种植的脆红李,使用农家肥,果肉厚、肉质脆、味甜,亩产 4000 斤左右。
岑王村将借助地域产业优势,激发五子园 " 造血 " 功能,不断推进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方向发展,让香脆可口的 " 红果果 " 成为致富的 " 金果果 "。
个大饱满的桃子缀满枝头。
在麻江县杏山街道良田村两路口组的一家农场,桃园里亮油油、拳头般大小的脆红桃挂满枝头,鲜红诱人的桃子在绿叶的衬托下分外可爱,让人垂涎欲滴。种植户伍启富正在忙着采摘、打包、装车,派送给订购客户,现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桃子产销两旺,种植户伍启富乐在心间:" 目前市面上是没有我家种植的这个品种的,我这个桃子名称叫脆红桃,它的优点是脆、糯、香、甜,深受市场的欢迎,很多人吃了,第二天还要打电话联系购买。"
种植户采摘桃子。
晚熟脆红桃具有口感脆甜,色味俱佳等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加上错峰上市,其价格也比早熟桃要高。伍启富瞄准市场需求,调整品种结构、优化栽培模式,大力发展晚熟脆红桃产业,并取得成功:" 到了这两天,很多种植户的桃子都卖完了,可是我种植的晚熟桃还可以采摘,填补了市场空缺,价格也非常可观。"
种植户将新鲜采摘的桃子装车,拉出售卖。
据了解,伍启富共种植 10 余亩的晚熟脆红桃,今年果园进入丰产期,每株可产果 50 斤到 80 斤,目前晚熟桃市场价达到每斤 5 元到 8 元,今年预计产量约 1.3 万斤,通过订单的方式,销往贵阳、都匀、凯里等地。伍启富还充分利用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等平台 " 晒 " 桃子,吸引不少游客纷纷走进农场,感受田园生活,体验采摘乐趣,为桃园增加收入。
新鲜采摘的桃子。
" 我们种植的晚熟桃,很多人吃了以后很喜欢,一些游客还进果园自己采摘,周末特别忙,一天就要招待几十名游客。" 收入不断增多的伍启富非常高兴。
目前,麻江县水果种植面积约有 10.7 万亩,预计产量可达 6 万余吨,产值约 7.2 亿元。
杨瑞 沈启照 甘宇枫 曹雨萌
来源 新华社客户端贵州频道
编辑 周欢/ 统筹 杨秀福/ 签发 吴如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