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8-20
粤博上新宋元书画主题展,粤人最早两件传世书法首次“回家”展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岭南地区收藏的宋元书画首次在粤博集中展示。8 月 19 日," 绘冠南天——粤藏宋元书画特展 " 在广东省博物馆(简称 " 粤博 ")三楼专题展厅展出。展览共展出 8 家文博机构宋元书画及相关文物 50 余件 / 套,其中一级文物达一半以上,陈容《墨龙图》、赵孟頫《行书陋室铭》等宋元书画珍品倾囊而出。

大规模宋元书画展难得一见

宋元是中国书画艺术发展的高峰,宋元书画虽历经久远,传世绝少,难得获观,却至今仍是国人学习、临摹的典范。" 大规模、高规格举办宋元主题书画展,十分难得。本次展览是岭南地区收藏的宋元书画首次集中展示。" 策展人、粤博藏品管理部副主任任文岭说。

展览以 " 粤藏宋元书画 " 为引线,立足于 " 粤藏 " 和 " 宋元书画 " 这两个基本点,从宋元书画的名作与呈现出的审美意识、南粤先贤对宋元书画鉴藏的传统与成就、宋元书画典范对后人的影响与启发三个角度切入,将全部内容划分为 " 岭海今藏,宋元意态 "" 南天古鉴,粤迹留痕 "" 留芳遗韵,泽被后世 " 三个部分。

展览汇聚粤博、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佛山市博物馆、汕头市博物馆共 8 家文博机构宋元书画及相关文物 50 余件 / 套,其中一级文物达一半以上。既是近年来国内少见的宋元书画特展,也是广东文博机构首次举办的宋元书画主题展览。

开幕式及展览期间,粤博持续推出原创 " 沉浸式展演 " 和古琴、琵琶等乐器演奏活动

《墨龙图》等重磅展品云集

岭南地区收藏的宋元书画首次集中展示,是本次特展的一大亮点。据介绍,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广东文博机构努力征集,收藏了部分宋元书画真迹,尽管总体数量不多,但在国内各省文博机构中仍占有一席之地。因文物保护、场馆条件等各种因素,这些藏品以往只是零散地在各馆举办的展览中出现过,从未集中展示过。

故此,本次展览对这些作品进行一次集中展示,意义独特。同时,展览深入挖掘和突出岭南本土文化特色,前所未有地突出 " 粤藏 ",首次对广东历代书画藏家及其收藏宋元书画、著录、刻帖等进行系统梳理与呈现,对于推动地域文化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在本次展览中,粤博馆藏陈容《墨龙图》、赵孟頫《行书陋室铭》等宋元书画珍品倾囊而出;清代吴荣光、孔广陶收藏过的宋拓王沇本兰亭序,潘仕成收藏过的南宋张即之行书《台慈帖》重回故地;吴南生捐赠的《群峰晴雪图》《平沙落雁图》卷粤博相聚;恽寿平题跋、容庚检点珍藏最得意者的 " 黄公望山水半幅 "《溪山图》登场 ……

故宫博物院借展的宋拓王沇本兰亭序、南宋白玉蟾(葛长庚)草书《足轩铭》卷,两件文物原件只展 1 个月;南宋张即之行书《台慈帖》只展 1 个月。

粤人最早两件传世书法亮相

广东人最早的两件传世书法作品刘昉题跋、白玉蟾草书《足轩铭》首次 " 回家 " 展出。

白玉蟾是岭南书画史上较早扬名于岭外的书画家。在宋以前, 岭南少有书画名家。直到宋代,诗书画兼擅的白玉蟾才使岭南美术开了新篇,在广东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白玉蟾擅长多种书体,笔法苍劲老健,纵横舒展,遗憾的是,他传世书迹极少,目前所知主要有草书《足轩铭》卷、上海博物馆藏的行书《仙庐峰六咏诗》卷等,均是现存较早期的岭南书迹。

刘昉、范正国等题《唐范隋进封柱国告身》卷,是唐懿宗十一年(870)任命范隋为浙江丽水县丞的文书,卷后有 30 多家题跋和钤印,纵贯宋、元、明、清,直至民国年间,流传有序。此卷中有宋朝广东名人刘昉作于 1142 年的题跋,是目前能见到的广东人最早的传世墨迹,比历来被认为是岭南墨迹存世最早的白玉蟾要早六七十年,在广东书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通讯员 粤博宣

摄影: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 实习生 邱帆

相关标签

书画 岭南 博物馆 广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