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日报融媒体记者 杜慧 实习生 朱一凡
前不久,一段《防范养老诈骗记心间》的 " 三句半 " 小视频,在石家庄不少老年朋友圈中 " 火出圈 ",4 位 " 老太 " 惟妙惟肖地痛斥养老诈骗骗局,提醒广大老年人看好钱袋子的表演,深入人心。据悉,这段长约 3 分钟的小视频出品方为裕华区裕东街道藏龙福地社区媒体中心。社区开办了媒体中心?他们是如何运营的呢?8 月 22 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萌芽
退休媒体人毛遂自荐
藏龙福地社区媒体中心位于藏龙福地社区居委会三楼,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办公室装修成配音室,配备有电脑、桌椅、摄像机、三脚架、采访话筒、微型话筒等一套专业设备。
" 高老师,您是我们社区的文艺骨干,创作了这么多喜闻乐见的作品,您能跟大家分享下创作灵感和过程吗?" 在社区活动室,藏龙福地社区媒体中心的三名骨干程晓东、张维亚、田风红正在对《防范养老诈骗记心间》的创作者高存英进行后期采访。
外采现场,程晓东负责摄像,张维亚负责拍照,田风红则担任主持人。" 完美,收工!" 不到半个小时,当天的外采任务就告一段落。看完回放镜头,程晓东满意地笑了。
64 岁的程晓东是藏龙福地社区媒体中心的负责人,退休前曾在邢台电视台做过记者、编辑、部门主任等,多年的媒体从业经验让他对新闻情有独钟,无论是新闻选材,还是报道定位,他见解独特,再加上他热衷社区公益,退休后,每有闲暇就会去社区做志愿者。
" 那时,我向社区毛遂自荐,说我从媒体行业退休,如果社区有宣传需要,可随时找我帮忙。" 程晓东还向社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咱们社区能不能建立一个社区媒体中心?
那一年是 2018 年,作为媒体人,程晓东意识到传统媒体需要借助新媒体转型。同样,社区也应该建立自己的媒体中心,通过互联网全方位、多角度讲好社区故事,传播社区声音。
当时,藏龙福地社区党总支书记牛荣恩接待了他," 听到程老师的提议后,我感到既新鲜又困惑,毕竟做社区工作这么多年,我还从没有听说哪个社区成立了媒体中心的。如果要建立媒体中心,其人员、设备、报道选题、传播平台等缺一不可。" 牛荣恩想到," 要做就做最好。"
此后,每逢社区组织活动,程晓东都携带个人的 " 干活家当 " 过来参与,一人担任摄像兼主持,后期再剪辑处理,一条条精彩专业的视频内容令牛荣恩刮目相看。
集结
全市首家社区媒体中心亮相
在参加社区活动中,程晓东一边收集采访素材,一边为媒体中心 " 招兵买马 "。张维亚与程晓东是同龄人,自幼喜欢摄影,从新华书店退休后到老年大学报名学习了 photoshop 等图片编辑软件,主机位、侧位机、后方机等多种机位拍摄技巧等,足足有两年半时间,加之自己过去积累的摄影经验,他很快便掌握了一手娴熟的拍摄技能。由于是同一个单元的邻居,程晓东很快将之纳入麾下。
" 程老师有专业的摄影设备,有时拍摄一个活动要一个主机位,两个侧机位,像远景近景等特写还要自己调控,他忙不过来就招呼我过去帮忙,能为社区做点事,我感觉挺有成就感的。" 张维亚的加入,令社区媒体中心如虎添翼。
担任社区国学公益课程推广的志愿者田风红也引起了程晓东的注意。田风红是河北广播电台的一名编辑,对新闻选材和理解也优于常人。于是,三人一拍即合。
" 别看我们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采编、剪辑、修图、后期制作一个都不落,每个成员都是‘分饰多角’,缺一不可。" 程晓东饶有兴致地介绍说,善于策划的他除了组织并担任策划外,还与张维亚一起负责拍照、摄像。" 视频剪辑和后期制作,我有工作经验,一般都是我来。而平时采用的新闻照片以及不同机位下的细节镜头,现在多是张老师把控。" 田风红主要负责后期视频配音和采访。
人员到位后,在程晓东的提议下,牛荣恩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划媒体中心工作场地,专门腾出一间办公室改造为媒体中心,还向上级申请到一些专业设备。" 我们提供了一台电脑,一个摄像机和三脚架,其余设备大多都是程老师他们自己购置的,程老师特别喜欢摄像,还自费购买了一台无人机。" 提及社区这些热心志愿者,牛荣恩有说不出的感激。
2019 年,藏龙福地社区媒体中心应运而生,也成为全市首家社区媒体中心。
传播
用心用情讲好社区好故事
作为专业媒体人,程晓东确定的报道主题定位为 " 讲好社区故事,传播社区好声音 ",拍摄内容全部就地取材,从报道社区活动,到讲述社区故事,从传达最新政策,到记录社区日常,他们的身影时常出现在社区各个角落,因为是亲身经历,传达出的感情也更加真挚细腻。
" 凌晨一点睡觉,是我的工作标配。" 即便是退休后,程晓东做事严谨认真的态度,至今都保留着。" 做新闻的都讲究报道时效性。他当天采访,当天剪辑,特别敬业。" 在一旁的田风红,笑着补充。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简洁明快的剪辑手法,清晰灵动的拍摄画面,再加上报道内容都是 " 社区事、身边人 ",藏龙福地社区媒体中心的视频作品《喜迎端午》《雪润藏龙》《冬奥来到咱小区》等迅速在社区业主群、单元群、楼长群、党员先锋群等多个微信群传播出去,赢得了不少居民的赞誉。
" 老师们拍得真专业,把社区的美好表现得淋漓尽致。" 爱唱爱跳的高存英时常出现在他们的镜头里。居民陈燕则是社区媒体中心的粉丝,只要有新作品出炉,她每次都点赞、转发," 视频形式更立体,更直观,社区的正能量需要我们弘扬。"
截至目前,社区媒体中心拍摄视频 300 多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防范老年人被骗》《喜迎党的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等多个作品,在裕华区网信办举办的活动中荣获佳绩,还有作品在省、市获奖。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间,他们身兼数职,放下摄像机,穿起防护服,进楼入户,参与志愿服务;拿起摄像机,他们拍摄的《藏龙福地抗疫特写》《鲜花扮靓志愿者》《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平凡中的伟大》等优秀作品,通过各大视频网站,向全国人民展示了石家庄抗疫的决心和力量。
回顾那段经历,程晓东说他永生难忘。" 那时社区集中做核酸,我们天天现场报道,白天采访,晚上做后期,最忙时挑灯夜战到凌晨三四点。" 身体的疲惫,他们还能扛,最头痛的就是每天的报道选题,找角度,不能千篇一律," 有一次,我们将视角关注到社区小朋友,他们不仅表现出做核酸时的勇敢,还协助社区志愿者做服务的担当,经过采编剪辑效果特别好,省市台都争相报道,让我们挺兴奋的。"
征集
欢迎更多志愿者参与
社区媒体中心的三位骨干说,这些年,藏龙福地社区媒体中心的名声越来越响,不仅陆续有热心志愿者加入,还赢得了不少荣誉,这都离不开社区居委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从社区媒体中心筹建,到后续升级改造,再到工作环节衔接,以及视频传播把控等方方面面,只要工作中遇到任何问题,牛荣恩 " 有求必应 ",能落实的都落实。
最让他们动容的是,诸如媒体中心更换隔音材料,由于天气炎热需要及时对设备降温处理的外景布置等,社区都无一例外地进行了认真考量。
" 社区就是为居民服务的,现在提倡社区‘共治共享’,怎么才能和谐共治呢?就是要大家都积极参与进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让居民们都能在社区大家庭里有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牛荣恩从事社区工作 10 多年了,说起社区基层治理,她认为应该 " 海纳百川、人尽其才 "。
" 回想起来,我们建成社区媒体中心确实不易,但是因为有我们媒体工作团队这样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影响着社区风气,他们通过镜头讲述我们的故事,推动着社区越来越团结,越来越有凝聚力,居民越来越有归属感,这样的氛围是不可多得的。" 牛荣恩欢迎有越来越多的公益志愿者加入进来,发出我们的好声音,共治共享共建和谐社区。
编辑:力洪
责编:杨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