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8-23
每周一籍丨江苏文库·史料编之《嘉庆瓜洲志》:记录已消失的美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嘉庆瓜洲志

[清]吴耆德、[清]王养度 纂修

[清]冯锦 编辑,于树滋 校订

2020 年 01 月

凤凰出版社

内 容 简 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一首《泊船瓜洲》,让这处泥沙冲积而成的沙洲妇孺皆知。

《嘉庆瓜洲志》中,记载了瓜洲的形成过程。瓜洲原为长江中之沙洲,位于古运河入江口,由泥沙冲积而成。

《嘉庆瓜洲志》书影

魏晋以后,逐渐露出水面,因其形如 " 瓜 " 字,故名瓜洲。

之后,人们聚居成村,至唐代设为镇。随着沙涨,瓜洲与江北岸之扬子津相连。

唐开元年间,开凿伊娄河后,瓜洲成为漕运要津、江防屏障,也时常出现在文人骚客的诗词中。

南宋时,瓜洲始筑城。明清以后,瓜洲商贾云集,比扬州还要繁盛。

然而,从康熙五十五年(1716)开始,瓜洲屡经江流冲击,岸城陆续坍塌,至光绪二十一年(1895),瓜洲全部坍入江中。

明 沈周《瓜洲扬子渡》

清嘉庆年间,瓜洲史实、人物等仅零星附见于《江都志》中,未有专书行世。先后掌扬州江防事的吴耆德、王养度,决定编订一本《瓜洲志》。

太平天国战争后,这本志书渐渐罕见。民国间,于树滋遍寻此书,终于找到残本,重加校订,铅印于世,此时,距瓜洲沉入江中已有数十年。

《嘉庆瓜洲志》让这处已经消失的旧迹,不至湮没。卷首《宸翰》一卷,辑录了清代康熙、乾隆二帝南巡时,在瓜洲留下的赐诗、谕令、赐书等,可见清代朝廷对瓜洲河防、江防的重视。

《嘉庆瓜洲志》书影

《河志》一卷记述了唐至清代的河工水利情况,资料颇丰,特别是乾隆一朝的记述尤为详细,为研究当地河工水利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书中还依次记述了瓜洲疆域、山川、河志、兵志、选举、寺观、人物、艺文等,参考引用了《山海经》《汉书》《水经注》《舆地纪胜》等数十种古籍,将瓜洲相关史实、人物等汇集成文。

作 者 简 介

吴耆德,字洛贤,号省庵,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官至江南淮徐海兵备道。嘉庆十三年(1808)任扬州府江防同知。

王养度,字蒙泉,亦钱塘(今杭州)人。嘉庆十四年任扬州府江防同知。

于树滋,字德甫,号遁叟,别号东轩老人,江苏江都(今扬州)人。秀才。早年经商,后因病家居,整理乡邦文献。编有《瓜洲续志》,撰有《瓜洲伊娄河棹歌》《呻吟集》等。

现代快报 + 记者 张然 整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