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8-24
葫芦形金盒“夺冠”!“长江文物特展”大数据榜出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 去博物馆,观众最喜欢看什么?

南京市博物馆推出的 " 从秦淮河到扬子江——古代南京段长江文物特展 " 中,就设置了为喜爱的文物点赞环节。展厅最后的大屏幕,是一面文物照片墙,满满都是宝贝们的高清 " 证件照 "。点开图片,就能放大看细节,还可以像朋友圈那样,在右下角为自己喜爱的文物点一个小爱心。

哪些文物人气高?三个多月下来,博物馆获得了一份大数据:葫芦形金盒、嵌宝石金盒、嵌宝石金镯 …… 这三件文物占前三。

" 国宝 " 众多,观众金银、木简各有所爱

8 月 24 日,特展进入 4 天闭幕倒计时。展厅里,有正在暑假期间的学生、教师,也有父母带着孩子来观展。他们在展品前驻足,细细观看。

众多的文物,哪一件是心头好?

在文物 " 照片墙 " 面前,和女儿一起来参观的李女士,毫不犹豫地给嵌宝石金盒按下了 " 小红心 "。这枚嵌宝石金盒,4.5 厘米高,多面球形,每一面上镶嵌着一颗宝石,红蓝相间。本次展览中,它拥有一个独立的展柜,方便观众从任意角度观看。李女士告诉记者,给它点赞,是因为它颜值高、精致,和红蓝色的宝石搭配,相得益彰,令她不禁赞叹古代工匠的高超技术。

李女士的女儿则把 " 小红心 " 投给了方胜形金饰件。这是一件形状为两个菱形重叠的金饰,上面有着精巧的花纹。这样 " 方胜 " 形,寓意着同心相连、吉祥连绵。小女孩说,她看到这件文物,联想到了过年时贴的一些喜庆装饰。

和大多数给金银器投票的观众不一样,有的观众则把 " 小红心 " 投给了那些看起来 " 其貌不扬 " 的文物。现场,一名男士给一组六朝墨书木简点了 " 小红心 "。这组木简出土自秦淮区颜料坊六朝遗址、皇册家园六朝遗址。六朝简牍上的墨书,多出自普通书吏之手,以隶书为主,也有楷书、草书、行书。这组木简上,墨迹清晰可辨,保留了当时风格各异的书法。给墨书木简投票的这名参观者说,他喜欢这组木简,正是因为关注到上面的文字,这令他十分好奇,甚至努力去辨识上面记载的内容。

大数据显示:" 人气国宝 " 是它们

从 60 万年前的南京直立人 1 号头骨化石到 1.1 万年前的溧水神仙洞陶片,从 5000 年前的玉梳背到 4000 年前的带把红陶鼎;从刻有 " 当值还都 " 的青瓷网格纹双系罐到刻有 " 建安二十四年 " 的砖地券,再到金光闪闪的明代各类器物、饰品 …… 展厅里的 300 多件套文物,每一件文物都有故事,都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那么,从 5 月 18 日开展以来,观众们都喜欢哪些文物呢?哪些文物获得 " 小红心 " 最多?

现代快报记者从博物馆方获得了一份大数据。上面显示,12 件人气超高的宝贝分别是:葫芦形金盒、嵌宝石金盒、嵌宝石金镯、嵌宝石金戒、嵌红蓝宝石金耳环 、金碗、金念珠、漆函、双龙首金镯 、佛像纹金盒、青瓷羊形插器、嵌红蓝宝石金簪。

展厅里的 " 人气王 " ——葫芦形金盒,高 5.6 厘米,有着细细的 " 脖子 "、尖尖的顶,整体看起来非常迷你,上面装饰着精美的立体纹饰,金光闪闪。南京市博物馆副馆长岳涌说,也许是因为它的外形和质地,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要我选,我首选溧水神仙洞的小陶片,它意义非凡,标志着江苏地区早在 1.1 万年前就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其次是,六朝的釉下彩青瓷残片,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岳涌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份大数据是观众们参观后留下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观众们内心的偏好。" 观众喜欢的绝大多数是金银器,在意料中。BlingBling 的金银器,大家都喜欢,它们很吸睛,做工精致,最能打动爱美人士的心弦。"

有三种方式可以让文物 " 活 " 起来

这份大数据对策展有什么启迪?

" 观众爱看金银器是实际情况,但能够代表中华文明的绝对不仅仅是金银器,博物馆不能只靠金银器‘打天下’。" 南京市博物馆馆长吴阗表示,展览还要有更多的新意,要想办法通过形式设计的创意,用观众更喜爱、更能够接受的方式,把更多能体现中华文明的文物展示出来,宣传出来,让大家全方位的了解传统文化。"

" 观众是从艺术性、质地、造型的角度,来选自己最喜欢的文物的。" 原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陈同乐,是博物馆界著名策展专家。他说,从不同的角度来选,观众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比如:你觉得,最能代表南京文化的是哪一件文物?观众的答案肯定不一样。

如何让博物馆的文物会说话,让文物 " 活 " 起来?陈同乐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现代的策展方式有三种。一种是精品文物展。这类展览,汇聚的都是 " 国宝 ",不用过多的诠释,就能引起观众的好奇心。一种是讲故事。" 策展专家从观众的角度出发,把文物的故事讲给观众听。展陈的时候,所选的文物和地域文化相结合,讲文物背后的故事,而不是简单地展陈。说到底,展览是展历史、展故事、展文化。‘从秦淮河到扬子江——古代南京段长江文物特展’就是展历史、展故事和南京这座城市的文化。"

第三种是对比展,这也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策展方式。如何对比?既可以是古今比较,也可以是时代比较。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的《永远有多远》,就是采用了古今比较的方式,让观众在古今 " 生命观 " 的交织展演里,感受展览的魅力。南京博物院曾经推出《法老 · 王——古埃及文明和中国汉代文明的故事》就采用了时代比较的方法。汉代的金缕玉衣和古埃及的木乃伊,躺在同一个展厅内,观众在观展的同时,也可以看到两种文明的碰撞。

揭秘:沐家何以 " 多金 "?可能和封地云南有关

葫芦形金盒、嵌宝石金盒、嵌宝石金镯、嵌宝石金戒 ……12 件人气超高的文物,8 件是沐英家族墓出土的。

沐英家族,堪称明朝顶级豪门。金庸小说《鹿鼎记》里的沐王府,原型就是他们家。历史上,沐英是朱元璋的养子。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派沐英和傅友德率 30 万大军,南下消灭了大理段氏和元朝在云南的残余。此后,沐英家族世袭黔国公爵位,子孙世代镇守云南,终明一代,计 12 代,14 任。不过,沐英家族人死后并未葬在云南,而是归葬江宁将军山南麓。

黔宁王沐英、定远王沐晟、黔国公沐昌祚、沐英曾孙沐瓒、黔国公沐启元 …… 岳涌介绍,从 1949 年起,考古专家们在将军山发现了多座沐家墓葬。如今南京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就出自沐英墓。

在沐英家族墓中,发现了数以百计的金器和玉器,堪称富可敌国。沐英家族为什么能金玉满堂?岳涌说,沐家长期镇守云南,几乎是当时云南的实际统治者。" 云南自古就是重要的黄金产地,沐家很容易获得黄金,死后陪葬物自然也多。"

见习记者 裴诗语 现代快报 + 记者 张文颖 刘静妍 胡玉梅 / 文 牛华新 苏蕊 / 摄

相关标签

大数据 联想 博物馆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