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下五千年,浩瀚一史册。" 在悠久的 " 史志 " 传统中,除传闻世中女娲、西王母等神话人物外,大概有如下几类女性会被载入正史中:一是红颜祸水,二是淑女烈女,三是贤妻良母,四是才女佳人。前三类无疑笼罩着浓烈的儒家宗法礼制色彩,依旧从属于女儿、妻子、母亲等既定的家庭、生活角色。唯有 " 才女佳人 ",才是女性主体性的体现。即便如此,古代许多传世的女性文学作品,并未留下确切的女作家姓名,而是署名为 " 某某妇 "、" 某某女 "、" 某氏 " 之类。能在青史中留名的才女屈指可数,有作品传世的更是凤毛麟角,作为 " 才女 " 代名词的谢道韫,除了 " 未若柳絮因风起 " 这一咏雪名句传为佳话之外,再无文学作品传世。青年女作家景步航推出的古典散文集《烈焰繁花少女时》,试图走入十位才女们的生存图景和精神世界。
在书中,作者从西汉到大明,以历史沿革之序,为卓文君(西汉)、班婕妤(西汉)、蔡文姬(东汉)、谢道韫(东晋)、苏小小(南北朝)、上官婉儿(盛唐)、薛涛(中唐)、鱼玄机(晚唐)、李清照(北宋)、李香君(明朝)十位才女一一立传。为何甄选她们为立传对象?作者的选择标准在于:她们是古代中国女性觉醒的代表。
宋朝大厦将倾," 主战派 " 的李清照有心杀敌、无力回天,其 " 生当作人杰,死亦作鬼雄 " 的怒火不乏男儿豪迈气概。与此同时,她也有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女儿式的婉约。胡适评说," 这种白话词真是绝妙的文学,怪不得她在当日影响了许多人。"
热门剧《梦华录》中 " 薛涛笺 " 的发明者薛涛,敢为人先,辞去乐籍,自力更生,依才情和信笺丰衣足食。薛涛身居蜀地,浣花溪畔,那儿是当时的四川造纸工业基地之一。好作诗的薛涛,对纸张尺寸不大满意,深思熟虑后,亲自指导纸匠造笺。此笺由 " 浣花溪的水,木芙蓉的皮,芙蓉花的汁 " 制作而成,通体桃红,因极具个人特色而名为 " 薛涛笺 "。" 薛涛笺 " 是一款私人订制的文创产品,一经推出,迅速走红,甚至国札都用此笺。
" 当垆卖酒 " 的卓文君冲破传统婚俗藩篱,连《史记》都记录了这位独立女性与司马相如的恋爱故事。郭沫若对她如是评价:" 文君当垆时,相如涤器处。反抗封建是前驱,佳话传千古。" 商女不知亡国恨?李香君知恨又知耻,林语堂对她甚是赞佩,作诗道:" 香君一个娘子,血染桃花扇子。气义照耀千古,羞杀须眉汉子。" 此外,还有破衫赤足上朝救夫的 " 伤痕才女 " 蔡文姬,明代才子陆时雍评说 " 蔡文姬才气英英。读《胡笳吟》,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真是激烈人怀抱 ";嫌弃王羲之儿子的知识女性谢道韫,古文献大家余嘉锡先生说 " 道韫以一女子而有林下风气,足见其为女中名士 ";嫁人不如嫁才的才伎苏小小," 鬼才 " 诗人李贺都为其写诗云 "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 在书中,每一人物章节中,生平与诗文交织交错,融合之至,故事性和知识性兼具。诗与人对号入座,这些名句出自何人手笔得以揭晓;诗与背景一同呈现,她们置身于历史洪流中萍踪无定的一生徐徐展开 …… 可谓 " 透过诗文,探见她们;透过她们,洞见历史 "。
也就是说,对古代才女群体,她们的人生精彩的程度,不疏于其才学诗文。但站在还原历史的角度上,女性的文学创作很难获得认可。在中国古代,文学一向被视为 " 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是士大夫的专属品,与女性关联关联。在 " 女子无才便是德 " 的束缚下,女性能接受教育已实属不易,更遑论舞文弄墨、吟诗填词了。古代有机会识字读书的女性大都出身于贵族仕宦或书香门第,某种程度上说,古代女性文学几乎就是贵族女性文学。受制于家庭出身和所接受的教育,女性文学常常幽闭于闺阁之中,她们的创作题材比较有限,大都以家庭生活为中心,围绕着她们的情感生活而展开,或流连风光,或抒情怀人,或自伤身世,境界普遍不高,在内容与风格上大同小异。鉴于此,不少学者对于她们的作品都持否定态度。如梁启超在《论女学》中的批判:" 古之号称才女者,则批风抹月,拈花弄草,能为伤春惜别之语,成诗词集数卷,斯为至矣。若此等事,本不能目之为学,其为男子,苟无他所学,而专欲以此鸣者,则亦可指为浮浪之子,靡论妇人也。" 西方社会一度也曾如此,人们普遍认为女子没有写作的才能,若要写作出版,还须起个男性的笔名。一如简 • 奥斯汀在《诺桑觉寺》中的自贬:" 一个女人,倘若她不幸有些知识的话,尤其得尽可能加以掩饰才是。"
好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偏见都被摒弃,古代女子的作品,也被重新评估。在《烈焰繁花少女时》一书里,作者笔下,每一个古代才女,都与封建礼教做着抗争,或是有意、或是无意,危急时刻又有男子都难以匹及的英雄气概,并且遥相呼应了现代女性独立崛起运动。这样的解读角度,无疑基于当代女性意识觉醒的的价值取向上,呼吁人们要自爱、自立、自强,继而拥获更好的自己以及更精彩的人生。这是对当下如火如荼的 " 她经济 " 和 " 她时代 " 的顺应。作者景步航,本科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研究生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出身书香门第的她,从小备受家庭文化氛围熏染,酷爱古典文学和写作,其文风既清丽优美,又诙谐雅趣,想来也很符合年轻读者的移动互联网的阅读习惯。
来源 黔中书
文 郑文丰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