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2022-08-28
螃蟹券是打着卖螃蟹的幌子玩金融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秋天来了,又到了吃大闸蟹的日子。

前几天去麦德龙购物,我发现大闸蟹上市了。麦德龙开始兜售大闸蟹礼券,最高的一千多,最便宜的两百多。碰巧我这个人还爱吃大闸蟹,最后忍受不了诱惑还是买了。

而我家小区电梯广告,早在八月初就已经被大闸蟹广告给彻底占领,每次乘坐电梯,你都身处大闸蟹的包围之中。

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去兑换礼品券,很多人买来是用来送礼的。然后收礼的人呢也未必兑换,自有黄牛来收券。

结果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这个礼品券从厂家发出来,再回到厂家手里,居然一只螃蟹都没卖。

其实这个玩法并不新鲜,月饼券厂商就已经玩过了。举个例子,比如厂商印 100 元月饼券,65 元卖给经销商,经销商 80 元卖给消费者 A,A 则将月饼券送给 B,B 以 40 元卖给黄牛,厂商最后以 50 元向黄牛收购。没生产月饼,厂商赚了 15 元,经销商赚了 15 元,A 送人情,B 赚 40 元,黄牛赚 10 元。皆大欢喜。

按照这个逻辑,厂家只需制造月饼券就行了。除月饼券和黄牛劳动力外什么都没生产,既节约又环保,但却产生了 GDP。

那么这叫什么呢?这叫做商品证券化。大闸蟹礼品券走得就是这个路子。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月饼券那个故事,首先你会发现,真正购买月饼券的消费者 A,他的目的并不是吃月饼,而是送礼。这就让月饼除了吃以外有了另外一个价值,情绪价值。

而这个情绪价值呢,说白了是无形的,所以并不需要真的有月饼支撑。月饼券就可以实现这个价值。这跟货币很像,货币本身并没有价值,是我们对它的信任赋予了它价值。

那既然月饼券就可以实现情绪价值,我们又何必一定要真的把月饼制作出来呢?我们完全可以把这部分价值单独剥离出来。既达到了目的,还节约了成本。何乐而不为呢?而这就叫做商品证券化。证券嘛,都是虚拟的。

商品证券化的应用其实非常广泛,除了礼品市场之外,很多贵重物品交易市场也使用这个方法。

比方说买卖黄金,难道我们真的拿着黄金卖来卖去吗?这既麻烦又有风险。于是市场就发明了纸黄金。这就是黄金的证券,我们买卖纸黄金就可以了。

当然,前提是这个纸黄金能够足额兑换真黄金。

而商品证券化的风险就在这了。那就是这个证券很可能会超发。

你想啊,商家卖螃蟹礼品券,然后这里面会有相当比例的礼品券不会来兑换螃蟹。那对商家来说,还需要根据发出去的礼品券来准备螃蟹吗?

如果按照发出去的券足量准备螃蟹,那没人来兑换这螃蟹不就坏了吗?

对商家来说,最难的就是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来兑换螃蟹,他们只能根据往年的经验来准备。但利益又驱使他们卖出去越来越多的券。

这种情况就特别像银行里的准备金制度。啥叫准备金制度呢?比方说一家银行,储户存进来 1 亿元钱。按道理讲,为了储户随时都能取出钱来,银行就应该把这一亿元都放在手里。但那样银行就不用赚钱了。

于是银行只留下一少部分钱做准备金,比方说两千万,用来应付储户们的日常取款。剩下 8 千万全都贷出去收利息。

对银行来说,只要储户们不一下子都跑来取款,银行就可以正常运转。否则就会发生挤兑。

当然了,银行背后有中央银行帮忙。大概率不会发生挤兑。但是发放螃蟹券的商家,他们玩的就是一次对赌。

如果来兑换的人少,他们就大赚特赚,毕竟连螃蟹都不用准备。可如果来兑换的人多,那螃蟹可就不够了。这个螃蟹证券就算是玩砸了。

所以商品证券化是个好东西,但是一旦把实体的东西变成了金融,风险自然而然就跟着来了。

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礼品券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个是看看商家是不是大品牌,再一个看看这个商品是不是适合证券化。

像是月饼那玩意放得住,就好办一点。商家做多了也不担心。可是螃蟹这东西风险就比较高了。购买一定要慎重。

啥也不说了,我得赶紧去把我的螃蟹券兑换了。

来源:牛角说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麦德龙 黄金 gdp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