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8 日,2022 空军航空开放活动暨长春航空展进入第三天。
现场,除了酷炫的特技飞行表演,引得人们惊呼、赞叹外,各主题展馆中,成规模、成体系、系统性的无人机相关产品集中亮相,也成为本届航空展又一大亮点。
作为本届航空展 " 东道主 " 城市,参展的 " 吉林智造 " 无人机产品备受关注。
那么问题来了," 吉林智造 " 无人机相关产品为何能引发众多观众和媒体围观?
高端前沿与身怀绝技,或是背后的答案。
行走在吉林主题馆,约 5000 平方米的展馆面积、40 余家参展企业(单位),主要展示我省航空航天及其配套产业、科研院所发展成果与优势潜力。
其中,科技含量高、智能化应用强的无人机及相关配套产品随处可见。
例如,在长春通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展品区,该公司展出的明星产品 M0ES-470 察打一体型飞行器两轴四框架伺服稳定吊舱格外吸睛。
中国吉林网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该飞行器是专门为大中型无人机、有人机及飞艇等航空器载体研制的,产品可实现多种跟踪模式,可对目标进行手动跟踪、地理跟踪、自动跟踪和搜索跟踪,相当于是一个瞄准器。
无独有偶,吉林省翼启飞科技有限公司此次参展,不仅带来了多款无人机,还带来了翼指挥系统。该系统可针对城市违建,楼顶违建,市容市貌管理的实际需要,利用无人机高空视角、地面拍摄的视频,为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而在吉林省羽麦科技有限公司展位前,电动六旋翼无人机 1550 和油动复合翼无人机 ZT — 39V 惊艳 " 现身 "。
从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得知,这两款无人机 " 含金量 " 极高。
前者拥有插拔式机臂、快拆式桨叶;整体碳纤维材质,多传感器设计,飞行安全性高;最大载重 10KG,续航时间 60min;高性能电池,拥有三级低电量报警功能,低电量可自动返航,能够满足大部分应用场景。
后者属于专为大面积任务范围设计的油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配备电喷发动机系统,具有航时长、结构稳定、可靠性等特点,满足高海拔地区持续飞行要求。
无人机产业既是航空产业最具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领域,也是传统工业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与装备制造、信息技术与航空产业深度融合的结晶。
通过参展的 " 吉林制造 " 无人机产品可以发现,在本届航空展吉林无人机企业秀出了新技术和新产品,正是持续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的生动实践。
拉长长板,聚力发展。
吉林无人机产业突破口在哪儿?下一个发力点是什么?
" 和上届长春航空展相比,吉林无人机产业进步有目共睹,无论是产品规模和还是科技多元化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就拿固定翼无人机两大发展痛点来说,续航和载重焦虑,包括我们在内不少吉林企业都突破了技术瓶颈,这离不开持续创新研发高质量推进。" 吉林省羽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杜亮告诉中国吉林网,在智能化、长航时、大载重、低成本、可靠性强现状下,吉林无人机产业开始进军 " 无人机 +" 时代。通俗点讲,无人机产品过硬了,为了满足各类应用场景需求而提出搭载对应设备也较以前容易了起来。应用场景细分化也将是民用无人机市场未来一个主攻方向。
在吉林省 " 一主六双 " 高质量发展战略推动下,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和持续加码的政策,让全省无人机产业渐渐成了 " 气候 "。
中国吉林网记者注意到,吉林省、长春市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发展无人驾驶航空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长春光机所在无人机整机研发、应用光学、航空成像与测量技术、图像处理、精密仪器等领域处于全国领先。空军航空大学是空天飞行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先进的无人机实验室。长春是国家首批低空空域开放试点城市,无人机在农林植保、工业生产、边防监控、快递物流等领域具有规模化应用空间。
此外,近年来长春市高度重视、强力推动包括无人机在内的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先后建设了空天科技博览园、无人机产业园和一批标准厂房、双创楼宇等重大产业平台,吸引了一批航空航天领域的高科技企业落位长春,并从中培育了东北唯一一家 " 独角兽 " 企业。
目前,长春市的无人机企业数量已在东北领先。
稍早前,以 " 创新实践引领无人驾驶航空发展 " 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发展国际论坛在长春开幕。
在论坛开幕式上,与会领导与嘉宾向无人驾驶航空第二批试验区授牌,为吉林省无人机产业协会揭牌,并共同证签了长春市航空产业园项目。
一个地域产业如若有特色,往往就会成为产业新标签。
眼下,吉林 " 无人机 +" 产业蓬勃发展,助力吉林振兴飞出新高度!
来源:中国吉林网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