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讯(融媒体记者 王铎)昨日上午,邯郸市临漳县 " 邺城围棋文化研学中心 ""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复兴少年宫邺城围棋传承点 " 正式揭牌,其中首次对外展出的曹魏时期相关历史文献和奇闻轶事,以及古代棋子等实物,见证了 " 六朝古都 " 邺城鲜为人知,却悠久灿烂的围棋文化。
围棋作为中国古代四大艺术琴棋书画之一,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和智慧。据文献记载,围棋已有数千年历史,三国时期,围棋继两汉后,迎来第一次蓬勃发展的高潮,爱好者遍及帝王、文人、士大夫和各阶层民众,一些围棋规则和制度逐步形成。
邯郸市围棋协会副秘书长、邺城围棋研学中心负责人张河自幼酷爱围棋,长期与当地文史专家、学者一起研究、探讨邺城围棋历史文化。他们认为,曹操建安九年占据邺城(今临漳县)后,形成了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与建安七子(王粲、孔融、应玚、阮瑀、刘桢、陈琳、徐干)等邺下文人诗歌和围棋的繁荣局面,邺城不仅成为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之都,也堪称三国 " 围棋圣地 "。
据陈寿《三国志》记载,魏武帝曹操,曹魏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棋艺家,建安七子王璨、孔融、应玚,阮瑀均为围棋大家。而王璨凭借超强棋艺和记忆力,被誉为最早围棋复盘鼻祖,后人封为 " 棋神 "。
曹魏时期的邺城文学家邯郸淳著作《艺经》更是首次将围棋划分为九品,最早记载 " 棋局纵横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
走进 " 邺城围棋文化研学中心 ",多枚色差分明,外观呈椭圆形,特意标注为 " 曹魏邺城汉代棋子 " 的小鹅卵石格外引人关注。张河自称 " 宝物 " 淘自历史文化古迹密布的漳河,因为史料记载先秦至唐朝时期,棋子多为石子,形状以扁圆形、两面鼓为主。
张河表示,这一观点也可以从考古资料中得到印证。1975 年,山东省邹县西晋刘宝墓出土了 289 枚两面突起的扁圆形围棋子,系黑白鹅卵石子经加工磨制而成。
据临漳县一位知名文物专家介绍,漳河流域也曾发现过一些曹魏时期的小型陶罐,形状如同围棋罐,但具体功能有待于进一步考证。对于那些椭圆形石子是否属于邺城汉代棋子,目前无法鉴定。
不过,曹操和邺城文人喜好对弈有据可查,其运用纹枰 " 中轴对称 " 理念营建邺城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邺城是我国第一座先规划、后建设的都城,开创了宫城—皇城 " 中轴线 " 城市新格局,被考古界公认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典范。
据了解,临漳县邺城围棋文化研学中心通过学术研究、技艺传承、展示曹魏时期围棋建筑设计、围棋雅集、曹操对弈、王粲复盘等珍贵历史文献与实物,旨在揭秘邺城千年围棋盛世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争创全国 " 围棋之乡 "。
编辑:华绚
责编:杨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