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谷伟 文 / 摄)8 月 30 日下午,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三周年新闻发布会在南京举办。现代快报记者从会上获悉,为充分展示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工作成效,鼓励自贸片区及有关部门开展更深层次制度创新探索实践,省商务厅(自贸办)组织开展江苏自贸试验区首批十佳制度创新成果遴选,从创新性、实效性、系统集成性、可操作性、风险可控性、地区特色等维度,经初评及专家现场评审,遴选出首批十佳制度创新成果,分别是:南京片区 " 生态眼 " 助力长江大保护、苏州片区进口研发(测试)用未注册医疗器械分级管理、苏州片区全国首个电子劳动合同标准、苏州片区 " 空运直通港 " 快速通关、连云港片区中欧班列 " 保税 + 出口 " 货物集装箱混拼、南京片区工程建设项目 " 拿地即开工 "、连云港片区海事政务闭环管理、连云港片区二手集装箱交易规范化、南京片区 "1+N" 科创融资综合解决方案、苏州片区智慧物流服务平台助力贸易便利化。
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王存表示,首批十佳制度创新成果体现三大特点:一是敢闯敢试,创新性实效性突出。首批十佳制度创新成果中,全国首创 7 项,省内首创 3 项," 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 " 特色鲜明。如 " 生态眼 " 助力长江大保护,综合运用卫星遥感、超高清成像等先进技术,实现对生态系统的全面动态感知,为长江生态保护提供平台支撑,推动长江水质和整体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被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级联席会议办公室评为自贸试验区第四批 " 最佳实践案例 "。
二是聚焦定位,江苏特色鲜明。按照总体方案确定的 " 两区 " 定位,持续深化制度创新。如苏州片区服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施进口研发(测试)用未注册医疗器械分级管理,允许医疗器械研发机构、生产企业通过备案进口研发(测试)用未注册医疗器械或零部件(非诊断试剂),为生物医药企业研发项目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有效加快医疗器械新产品的开发与上市速度。
三是需求导向,市场主体获得感强。聚焦市场主体需求,强化协同联动,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如连云港片区开展海事政务闭环管理,海事政务事项可通过邮寄受理、网上审批、邮寄发证的形式办理,实现 " 不见面 " 审批,压缩办结时间 65%,累计办理业务超 13 万件,惠及全国各地船员 2 万余人。
(编辑 周冬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