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都市报讯 全媒体记者段萍摄影报道:" 演了近 20 年的《杜鹃山》,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萍乡,第一次在这里唱起‘家住安源’,内心无比激动 ……"8 月 25 日、27 日,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江西省文联主办的 " 从这里出发 " ——纪念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 95 周年戏剧专场晚会分别在南昌和萍乡隆重举行。晚会由中国戏剧家协会 " 梅花奖 " 艺术团担纲演出,汇聚了本土以及来自全国的戏曲名家柳萍、陈俐、韩延文、么红、于兰、杨霞云、杜欢、程丞、傅希如、单雯等,为江西的戏迷们奉献了难得一见的精彩表演。
陈俐。
于兰:很兴奋第一次来到萍乡唱《家住安源》
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的梅派青衣、第 23 届梅花奖获得者于兰在江西艺术中心表演了京剧《家住安源》选段,获得了台下观众阵阵掌声。于兰告诉记者,到江西演出过很多次,每次在这片红土地唱响现代革命题材京剧《杜鹃山》,都会特别引起观众共鸣。" 上台前,我往台下看了一眼,看到有好多年轻观众,心里很开心,唱完之后观众掌声热烈,从他们兴奋的表情里看到年轻人对戏曲和传统文化的喜欢特别欣慰,也能感受到江西观众对这段历史有着特殊的情感。"
于兰告诉记者,当年京剧表演艺术家杨春霞演完电影《杜鹃山》后,教的第一个学生就是她,所以她对京剧《杜鹃山》有着特殊的情感。2001 年,于兰排演了全本的《杜鹃山》献礼建党 80 周年。" 这次来江西,是我第一次到萍乡,是演了近 20 年的《杜鹃山》的我第一次来到萍乡安源,唱起《家住安源》,这既有剧中人物的兴奋,也有着演员自己的兴奋,感觉像回到了家。"
于兰。
来自上海京剧院的第 29 届梅花奖获得者傅希如表演的是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作为青年京剧表演艺术家的代表人物,傅希如这些年致力于将国粹京剧以戏歌和跨界融合的方式进行推广,赢得了众多年轻粉丝。" 比如我排演了一部京剧《王子复仇记》,在欧美 30 多个国家演出引起轰动,用当下观众喜爱的形式推广京剧,舞台上要有精湛的艺术,精彩的表演,符合时代的观念,观众才能喜欢你。"
与赣剧 " 血缘 " 相连的婺剧在江西粉丝多
当第 27 届梅花奖获得者杨霞云和第 30 届梅花奖获得者楼胜表演完婺剧《白蛇传》选段,台下观众叫好一片," 太短了,下次他们有演出一定要追去看看 "。婺剧俗称 " 金华戏 ",是浙江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这样一个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的小剧种何以让江西的戏迷如此喜爱?台下叫好的戏迷告诉记者," 楼胜去年拿下梅花奖时排名第一,我是因为喜欢楼胜才知道婺剧,今天现场见识了真的是好看 "。
婺剧《白蛇传》。
杨霞云和楼胜在后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是赶上了互联网发展的好时代,才让婺剧得以通过网络传播让很多人喜爱上。" 以前好多人都不认识‘婺’字,以来是江西婺源的戏,我们到一些大城市演出,想邀请专家和戏迷团观看,对方因为不了解,也常拒绝我们。"《白蛇传》是婺剧的经典剧目,仅凭这一剧目,婺剧就已摘下 5 朵 " 梅花 "。在这部剧中,小青的做功突出,人物性格鲜明,白蛇以唱为主,声腔优美,而许仙的摔戏则是让观众百看不厌," 我们的表演文戏武做,很外化,很张扬,通过肢体、锣鼓、技巧、造型来展现,有着乡野味。观众走进剧场,保证让你坐得住喜欢看,既有视觉上的冲击力,也有听觉上的美感,所以让现在的很多戏迷喜欢。"
曾经婺剧让很多人以为来自江西,其实它和赣剧还真有 " 血缘 " 关系,杨霞云告诉记者,婺剧有 6 大声腔,其中就和赣剧一样都有弋阳腔," 前面赣剧表演艺术家陈俐在舞台上唱的时候,就让我感觉很亲切 "。这些年,婺剧排的几部大戏也都邀请江西的艺术家参与其中,如著名编剧姜朝皋、作曲家程烈清等," 我们跟赣剧比较相同,他们创作起来完全没有障碍。"
戏曲唱响红色主旋律吸引江西年轻戏迷
江西的第 8 届梅花奖获得者陈俐表演的是赣剧《洪湖赤卫队》选段,她告诉记者这是曾受央视邀请专门创作的赣剧戏歌," 将《洪湖赤卫队》歌剧的旋律和赣剧的南词相融合,让更多观众接受和喜爱赣剧 "。江西的第 27 届梅花奖获得者杜欢演唱了《我和我的祖国》,以及和著名歌唱家么红共同演唱《领航》。
25 日晚在南昌的演出现场,有很多年轻的戏迷因为这些 " 梅花奖 " 群星的到来纷纷捧场,他们对这些戏曲表演艺术家如数家珍,他们获得过什么样的奖,演出过什么样的代表剧目,甚至艺术特点也是说得头头是道。其中一位 90 后戏迷告诉记者,在南昌有不少年轻人其实都喜爱戏曲,甚至会为了喜欢的艺术家到全国各地追看他们的演出。而这样一台高水准的主旋律演出,也让观众通过戏剧的形式传承八一精神、弘扬革命文化,让红色基因历久弥新、永放光芒。
值班编辑:周章云
值班审核:范俊杰
值班编委:朱晓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