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日报融媒体记者 方小北
何谓小白,小白就是菜鸟,是刚刚上道的初学者。在省会石家庄,就有这样一群中老年人,或饱读诗书,或另有绝技,却都甘愿当小白,兴趣盎然地开启了求学之路。他们都认同这样一个生活的新理念,给自己培养一个有内涵的业余爱好,能沉浸其中怡然自得时,便可遇见更美好的生活。
学琴三人行 古韵悦自己
市民路荣芬是一位大学老师,今年夏天她和两位同事段雪梅、范翠霞一起,当起学习古琴的小学生,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学习历程。
路老师抚琴
古筝悦人,古琴悦己。路老师说,以前只听说过这句话,但是真正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是在今年正月。当时,路老师和朋友一起去参观画展,在现场有人演奏古琴,立刻就被那种安静内敛而极具感染力的古韵深深地打动了,之后朋友们就开始主动去了解古琴方面的相关知识,最终组成了一个三人的学习小组,到今夏正式开始学习。
古琴声音内敛安静,三种音色散音、泛音和按音,能体现大地的厚重,天籁的空灵,人声的丰富,是天地人的完美组合。路老师说,虽然到现在为止,两个月的时间只学会了 " 沧海一声笑 "" 牧羊曲 " 等几个简单的小曲子,但是忙完一天的工作和家务后,净手、弹琴,不用多长时间,就能体会内心的安静和愉悦。
三人一起学习的形式,既方便了相互学习和交流,又可以彼此督促。路老师说:" 以往聚在一起,就是聊聊家常,偶尔八卦一下,不过现在的交流大多就是在学琴的内容上,感觉更充实了。"
范翠霞说:" 学习弹奏一种乐器是从小就有的愿望,只是小时候没有条件,一直没有实现。现在有了条件,又有了学伴,才如愿以偿,收获还是挺多的。在灵活手指的同时,感觉记忆力和反应明显增强,现在就很有信心坚持下去,希望未来能够弹奏更多的传统古曲,把古琴与古典诗词融合在一起,在弹唱中体验中国最美的音乐和最美的语言。"
▲市民段女士练习古琴
除了古琴之外,段雪梅还在学习书法。她认为,传统文化有很多相通的审美和韵味,以及高远的境界内涵。" 学习古琴两个多月来,内心随着手指在琴弦上或徘徊或漫舞,或沉思或飞翔,身心愉悦。现在才开始学习,就没有想过会有什么样的成绩,就是希望能走进音乐的世界,能听懂音乐世界的美妙。身体与音乐相融,内心会很自在、很舒服。"
楷隶行草篆 雅俗共赏中
昨天下午,市民刘淑玉女士完成了每日坚持的书法练习之后,马上投入到志愿者服务中。尽管报名做社区志愿者,但是从 2017 年开始的书法练习却从不间断。刘淑玉说,5 年前,本来是一位同事邀请她一起去参加模特队培训的,但是偶遇了书法班的展示,刘淑玉就果断 " 变心 " 投入到书法学习中,而且一坚持就是五年的时间。从楷书、行书、草书,到隶书,刘女士都尝试了一下。从一点儿都不懂,到现在能朦朦胧胧懂一点,刘女士说字比自己好的大有人在,但是自己就是很享受这种学习的过程。" 写完一张,贴到家里墙上,没事儿的时候,我就琢磨哪个笔划写得不好,那个结构出了问题,等下班有时间了就再练再改。"
刘女士习练书法
刘淑玉坦言,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小时候是拿着锄头下地的,后来上班也只是印刷厂的一个装订工人,钢笔字写得也很烂,所以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老师讲的很多东西都不能理解,比如读帖到底怎么读,读什么,很久之后才有所理解。所以,5 年坚持下来真的就是因为兴趣。
刘淑玉每天都坚持书法练习一到两个小时,除此之外还在 B 站上进行学习打卡,把自己的作品做成短视频,邻居圈、朋友圈、亲戚圈都知道刘淑玉的这个爱好。
刘淑玉说:" 过年的时候,给邻居朋友写写对联,字写的虽然不够好,但是自己的一个心意,今年过年写了一百来幅对联,也不觉得累,就当作是一个锻炼的机会。我外甥开着饭店,把我的作品挂到雅间里,很多客人都会点赞。" 刘淑玉和老同事老姐妹们在一起,大家都赞她 " 真没看出来,你还有这两把刷子 ",刘淑玉还是很开心的。现在,只要有人问她练书法好不好,她介绍起来就滔滔不绝,也特别愿意和有同样爱好的人交流心得——成不了书法家,但是每个人都能享受书法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写意生活 有诗有远方
很多人在童年时候,都有画画的爱好,也有不少人有当画家的梦想,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的爱好不知何时就被遗忘了,梦想搁浅了。如今,有不少中年人在周末走进书画学习班,重拾画笔,挥毫泼墨,开启写意生活。
▲雷先生在石头上画蝉
市民雷伯厚一直就很喜欢画画,但是直到退休后,他才有机会真正开始学习。雷伯厚选择了国画山水画,从零基础开始学起,虽然难度大,但是雷伯厚觉得山水画有意境,可以展现祖国的大好河山,也能抒发自己的情怀,静下心来学习,除了陶冶情操,还能锻炼毅力。所以选定对象后,就保持了持续的热爱。
▲雷先生画山水
雷伯厚说,虽然自己的作品并没有专业画家画得那么精致,但每完成一幅作品,都有莫大的成就感,而且学画的技巧还能用于日常之中,在石头上做幅画,画个风筝 …… 都能让自己心情愉悦,让生活更有 " 诗情画意 "。
而市民付睿雪女士是在 40 岁时开始国画学习的,主要学习花鸟,如今已经能够创作小幅作品。她说:" 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就感觉畏难情绪很大,好复杂、好难学啊!也曾打过退堂鼓,但是慢慢的,学习了画花、画叶子、画枝条,然后学会了怎么去观察、去临摹。都说人到三十不学艺,其实不是的,只要想学,多晚都可以开始。有空八卦吐槽,真不如认认真真地学点儿东西。只要下定决心去学,不仅能在技艺上有所收货,还能学会跟自己对话,更好地独处,从而可以有更安静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各种波折和挑战。"
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将继续学习视为人生的 " 加油站 ",希望生活能过得更有意义和价值。伴随高学历老龄人口比例的增长,中老年人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对于精神生活和知识增长拥有更高的期待,开启新学业的中老年人也将越来越多。
编辑:华绚
责编:杨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