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31 日,"HPV 九价疫苗扩龄至 9 至 45 岁" 登上热搜第一。
国家药监局网站显示,默沙东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酿酒酵母)(以下简称九价 HPV 疫苗)适应证得以扩展,适用人群拓展至 9 至 45 岁适龄女性接种。
这次调整让更多人有机会接种九价疫苗。那么,HPV 疫苗到底要不要打?打一次可保终身?如何预防宫颈癌?今天就来好好讲一讲。
什么是 HPV 病毒?
HPV(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生殖道感染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以及接触感染者的皮肤、黏膜或体液传播。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8 年全国癌症报告》,在我国,近 80% 的女性在其一生中都遭遇过 HPV 病毒的感染,多发于 20~30 岁。
目前已被人类发现的 HPV 病毒家族成员大约有 100 多种,根据不同型别 HPV 诱发肿瘤的危险性高低,可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 HPV。
高危型 HPV 包括 HPV16、18、31、33、v35、45、51、52、56、58、61 等型别,除可引起生殖器疣病外,与外生殖器癌、宫颈癌及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高度相关。
低危型 HPV 可导致皮肤乃至外生殖器疣。
但值得庆幸的是,宫颈癌是目前为止唯一能够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的癌症。
HPV 疫苗有哪几种?有什么区别?
目前国内已上市的 HPV 疫苗有三种,根据其可预防的 HPV 病毒亚型数量,可以分为二价、四价与九价 HPV 疫苗。
其中," 价 " 越高,代表可预防的 HPV 病毒亚型越多。
二价 HPV 疫苗
预防病毒类型:主要针对 HPV16 以及 18 两种型别的 HPV 病毒的预防。在我国,约 80%的宫颈癌是由 HPV16 和 18 所致。
推荐接种年龄段:9 — 45 岁。
接种时间间隔:在 0/1/6 月各接种一针次。
四价 HPV 疫苗
预防病毒类型:在二价疫苗的基础上增加了 HPV6、11 两种型别,这两种病毒亚型可以导致 90% 的肛门和生殖器疣。
推荐接种年龄段:推荐接种的主要人群为 20 — 45 岁的女性。
接种时间间隔:在 0/2/6 月各接种一针次。
九价 HPV 疫苗
预防病毒类型:九价 HPV 疫苗可以预防 6、11、16、18、31、33、45、52、58 九种高危型 HPV 病毒感染诱发的宫颈病变,对宫颈癌的预防效果可达 90%以上。
推荐接种年龄段:接种对象为 9 — 45 岁女性(最新调整)。
接种时间间隔:在 0/2/6 月各接种一针次。
之前的三种 HPV 疫苗全部是进口的,具体价格在不同地区可能有一定差别。
一次接种 HPV 疫苗可以终生免疫?
是否要接种 HPV 疫苗?打几价的?建议大家综合考虑自身年龄、经济情况以及疫苗供应情况等方面,选择适合自己的接种即可。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HPV 疫苗的首要接种人群为 9 — 14 岁女孩。
年龄越小,接种疫苗的效果越好。不管是否有过性生活,是否生育过小孩,或是否已经感染过 HPV 病毒,均可接种 HPV 疫苗。
注意,接种 HPV 疫苗可以降低宫颈癌的发生几率,但并不等于可以终身预防宫颈癌,也不能取代宫颈癌筛查。
归根结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预防宫颈癌。
接种疫苗是一级预防策略,宫颈癌筛查是二级预防策略。
即使接种了宫颈癌疫苗,已婚或有性生活史 3 年及以上的女性仍建议进行宫颈癌筛查。
30 岁以上的女性,更建议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和 HPV 联合筛查。
接种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项?
不宜接种情况
备孕、怀孕期间,感冒发烧期间不宜接种。
此外,对蛋白质或者对疫苗的其他成分有过敏反应者,不宜接种。
不影响接种情况
患有妇科炎症、处于生理期等情况。
暂停接种情况
如果发现在接种期间怀孕应暂停接种,待哺乳期结束后再接种后续的针次。
接种疫苗后,要先观察半小时后无异常再离开接种点。
如果发生头痛、发热、注射部位肿胀等症状,也不必过于紧张。
一般是接种疫苗的常见反应,程度较轻,而且在短期内可自行缓解。
但如果症状剧烈或持续时间较长,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宫颈癌?
通常来讲,宫颈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例如内分泌异常,免疫力低下以及抽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提高宫颈癌的发病几率。
此外,初次性生活过早,拥有多个性伴侣以及分娩次数过多等情况,都可能诱发宫颈癌。
因此,做到洁身自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都可以降低宫颈癌的发病几率。
综上所述,接种 HPV 疫苗是预防宫颈癌最有效的方式,有条件的适龄女性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接种,同时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良好的生活作息,适当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来源 科普中国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