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 日下午,泰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 " 走在前、开新局 " 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深入实施质量强市和品牌战略,扎实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不断完善质量促进机制、强化质量基础设施、加强质量安全保障、夯实品牌支撑体系,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泰安大质量格局更加完善,质量强市和品牌战略纳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印发《泰安市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加强泰山(泰安)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品牌建设共建共享 " 好品山东 "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 " 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 " 的大质量工作格局。
借助 3.15 消费者权益日、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品牌日、质量月等节点,我市广泛普及质量品牌知识,成立了集成服务专班,深入企业开展针对性指导,大力培育特色鲜明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行业品牌、区域品牌和地理标志品牌,全市累计获得省长质量奖组织提名奖企业 3 家、省长质量奖个人奖提名奖 3 人、获 " 泰山品质 " 认证产品 2 个,84 家企业被认定为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8 个基地获批创建 " 山东省优质产品基地 ",118 家企业(单位)获评山东知名品牌,158 个项目获评山东优质品牌。目前,我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达 54 件,居全省第 7 位,地理标志商标达 57 件,居全省第 5 位,今年全市又有 12 个品牌入选首批 " 好品山东 " 品牌。
据了解,自我市深入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标准助企、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检验检测进企业等帮扶活动以来,计量、标准、认证、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加强,为质量品牌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撑。" 基于筒子纱智能染色精准计量工业示范项目 " 作为全省唯一项目,入选全国 2020 年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项目名单,获 2022 年全省十大计量创新典型案例。此外,国内首家省级水资源计量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在我市建成并通过验收,拥有的国家再制造机械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 5 个国家和省级质量检测中心能够为现代食品、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提供强大技术服务保障。截至目前,全市企事业单位起草国际标准 2 项、国家和行业标准 828 项,建有 36 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54 个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发布市级地方标准 9 项。泰安市被国标委确定为全国第二批 " 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 " 城市,是山东省列入 " 专项行动 "5 个城市之一。
从抓好专项行动、增强抽检靶向性、强化制度约束、智慧监管、加大执法办案力度等层面系统推进,认真组织食品安全 " 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 " 专项行动、药品和化妆品经营专项整治、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 " 排险除患 " 攻坚战,以及民生领域案件查办 " 铁拳 " 行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严格落实进口冷链食品和非冷链集装箱专仓监管、食品生产企业 " 三标 " 管理、特种设备双重预防体系等制度,创新开展食用农产品 " 每日快检进市场 "" 智慧食堂 " 建设、药化械互查监管、专家查产品质量等工作,守住了疫情防控、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安全底线。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全域创建活动,参与主体达 36.2 万家。
坚持把激励创新、保护创新作为提高质量品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深入实施知识产权赋能工程,开展知识产权巡讲服务,与 12 家银行签订 " 知识产权赋能产业发展 " 战略合作协议,大力培育高价值专利,完善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机制,促进了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企业创新活力充分激发。今年 1-6 月,全市专利授权量 5915 件,同比增长 35.54%。截至 6 月底,全市发明专利拥有量 3449 件,同比增长 22.7%。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通报表扬。
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深入实施质量强市和品牌战略,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大 " 好品山东 " 等高端品牌培育,提升质量基础效能,筑牢质量安全底线,不断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李松 编辑 乔雨晴 审核 晁彤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