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 日,记者从泰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 " 走在前、开新局 " 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上了解到,市工信局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牢固树立工业 " 一业定乾坤 " 理念,以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为重点,全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精心组织运行 工业经济持续向好
发布会上指出,我市工业生产稳步增长。1 — 7 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8.7%,增速全省第 5。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 1658.9 亿元,同比增长 7.2%,增速全省第 7;利润 93.7 亿元,同比增长 2.3%,增速全省第 3。
重点行业快速发展。1 — 7 月份,全市 37 个传统大类行业中,有 23 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 62.2%。
新兴动能加速形成。1 — 7 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21.2%,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3.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44.2%,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 11.3%。
坚持梯次培育 企业主体持续壮大
我市围绕 2025 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和主营业务收入实现 " 双倍增 " 长远目标,细化任务、强化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市工信局调整发布工业领军企业 50 强名单,落实 " 六个一 " 工作措施,一企一策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1 — 7 月份,工业领军企业 50 强营业收入 989.9 亿元,同比增长 17.8%,比全部规上工业企业高 10.6 个百分点。
优质企业突破发展。市工信局把单项冠军、" 瞪羚 " 企业、" 专精特新 " 企业等作为工业发展的强力引擎,新认定第四批国家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 23 家、2022 年度山东省 " 专精特新 " 中小企业 106 家、" 瞪羚 " 企业 24 家,创建省级绿色工厂 7 家,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15 家、" 瞪羚 " 企业 82 家、国家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 39 家、省级 " 专精特新 " 中小企业 314 家。
" 小升规 " 有序推进。市工信局健全培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体制机制,成立市县两级 " 小升规 " 培育工作专班,截至 7 月底,全市 " 小升规 " 培育库企业 286 家,营业收入过 2000 万元 31 家、1000 — 2000 万元 86 家。
强化创新驱动 发展动能全面提升
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我市贯彻落实 " 十大创新 " 要求,以企业技术创新、工业技术改造和两化融合等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增强发展创新力,打造发展新动能。
市工信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打造泰安特色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体系。今年以来,131 个项目入选 2022 年省第一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11 家企业获评省级工业企业 " 一企一技术 " 研发中心;8 家企业入选 2022 年山东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并列全省第一。
工业技改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市工信局实施 " 千项技改扩规、千企转型升级 " 专项行动,重大技改项目 " 一对一 " 上门服务,政策要素重点倾斜。1 — 7 月份,全市在库工业技改项目 617 个,全市完成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 8.2%,其中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 12%。
" 两化融合 " 为工业发展注入新功能,市工信局加快 5G 基站建设和工业互联网应用,累计建设开通 5G 基站(宏站、微站)8574 个,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 8 个,入选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 3 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园区 1 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 7 个、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 15 个、山东省虚拟现实领域优秀解决方案名单 2 个。
加强服务保障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我市深入贯彻落实 " 有解思维 " 和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部署,聚焦企业需求和发展要求攻坚破难,不断优化提升工业发展环境。
全力服务推进新型工业化。市工信局将服务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作为中心任务,5 名县级领导干部和 4 名科级干部盯靠工业推进办,市工信局机关专门组建 "1+8" 联络服务工作专班,全员跟进服务、全程协调配合,搭建起市推进办、各产业链专班、县市区(功能区)之间的有效纽带桥梁。组建 " 泰安市制造业联盟 ",围绕产业链智库需求,协调泰安市智能制造产业专家委员会、博士服务团提供专家对口服务。锂电新材料、智能起重机械、玻璃纤维新材料 3 家集群入选 2022 年度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入选数并列全省第一。
全力做好企业解难纾困。市工信局深入落实三批省 " 稳中求进 " 高质量发展政策,加大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大力开展清欠专项行动,排查拖欠线索 11 条,偿还欠款 1309.55 万元。积极开展 " 我为企业办实事 " 活动,聚焦重点行业," 一业一策 " 研究稳增长措施,建立工业企业生产保障日调度机制,解决 61 家企业疫情困难 78 个、463 家企业运输受阻问题 1335 个,为石横特钢协调粗钢产量 13.928 万吨。
全力做好企业培训激励。市工信局坚持高标准建设、高起点开局、高质量培训,全力办好 " 泰山学堂 ",共组织 5 次大课、培训泰安企业家 612 人次,组织沙龙 2 次、参加 60 人次。持续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表彰泰安市杰出企业家、行业领军企业家、优秀企业家 50 名。
市工信局将聚焦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等重点任务,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攻坚定力,为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当好 " 排头兵 "、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王玉 编辑 乔雨晴 审核 聂艳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