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报 2022-09-05
这场国家级“盛会”为何花开合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网络安全产业是合肥市 16 个重点战新产业链之一。目前,全市拥有网络与信息安全产业企业 150 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 51 家,集聚了新华三、中新网安、科大国创、和信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国盾量子、国科量子等具有前沿创新技术的领军企业,高维数据、达朴汇联等创新型中小企业,逐渐形成了 " 基础设施层一产品服务层一新兴应用层 " 网络安全产业链。

2022 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以下简称 " 网安周 ")9 月 5 日在合肥拉开帷幕,活动将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开展至 9 月 11 日,开幕式、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等重要活动在合肥举行。

这场国家级 " 盛会 ",为何选择在合肥举办?合肥以创新、产业、人才,给出响亮的答案。

科技创新,为网安赋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综合创新能力稳居全国创新型城市十强、世界区域创新集群百强的合肥,勇当科技创新的开路先锋,加速迈向享誉全球的 " 科创名城 "。

近年来,合肥聚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聚焦原始创新发力,服务保障 " 国之重器 ",加快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打造世界一流的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颁布《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从法治层面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成立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组建市科创集团、市人才集团,构建全市 " 一盘棋 " 推进创新发展的 " 大科技 " 格局;推进科技领域 " 放管服 ",建立科研人员参加活动负面清单,实施科研项目经费 " 包干制 ",为科研人员 " 松绑减负 ";设立 " 合肥科技创新日 ",引领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良好氛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聚焦难点、堵点和痛点,建立全链条、闭环式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推动科技与经济加速融合。

在网络安全领域,合肥创新能力非常突出。合肥拥有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国家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 20 个。2020 年 11 月,合肥高新区获批工信部 " 网络安全创新应用先进示范 "。

量子安全领域,中国科大潘建伟团队构建了 76 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 " 九章 ",使我国成为实现 " 量子优越性 " 的国家。该团队还成功研制了目前国际上超导量子比特数量最多的量子计算原型机 " 祖冲之号 "。此外,本源量子首个国产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在合肥上线。

人工智能安全领域,中科类脑 " 类脑智能开放平台 " 入选工信部 "2020 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 ";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入选首批四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平台;新华三的 " 主动安全预警与处置系统 " 成功入围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项目。

工控安全领域,和信科技的 " 工业互联网安全接入平台 " 入选工信部 2020 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项目;新华三的 " 工业互联网边界安全防护技术及产品 " 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

产业发展,为网安助力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撑。

合肥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芯屏汽合 "" 急终生智 " 成为现象级产业地标,正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勇当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合肥正聚力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高起点谋划布局,聚焦前沿科技和战新产业,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 " 四链融合 ",实现科创与产业同频共振。多领域推动产业集聚,坚持 " 领军企业 - 重大项目 - 产业链条 - 产业集群 " 的发展思路,强化全链条布局、全要素配置、全方位支持,构建 " 双龙头 " 引领、" 多节点 " 支撑的产业链矩阵,打造战新产业集群。创新国资投入模式,构建 " 基金 + 项目 "" 基金 + 产业 "" 基金 + 基地 " 的资本筹建方式,以 " 基金丛林 " 搭建 " 创新雨林 "、培植 " 产业森林 ",打造总规模超千亿的国有基金丛林。不断放大政策效应,产业政策突出精准有效,金融政策突出融资服务,人才政策突出招才引智,土地政策突出优先保障,实施政策组合拳,引导发展资源向产业集中。

网络安全产业是合肥市 16 个重点战新产业链之一。目前,全市拥有网络与信息安全产业企业 150 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 51 家,集聚了新华三、中新网安、科大国创、和信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国盾量子、国科量子等具有前沿创新技术的领军企业,高维数据、达朴汇联等创新型中小企业,逐渐形成了 " 基础设施层 - 产品服务层 - 新兴应用层 " 网络安全产业链。

合肥市正围绕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以合肥高新区为核心,打造 " 中国安全谷 ",形成 " 一核带动、多点融合 " 的发展空间格局,加强企业内培外引,建设全域创新孵化,推动网络安全产业集聚发展。

2019 年 9 月," 中国安全谷 " 获得安徽省委网信办复函支持。2020 年 5 月,合肥高新区获批安徽省网络与信息安全重大新兴产业基地。2021 年,合肥网络安全产业核心营业收入超百亿元,近年来年均产值同比增速达 20% 以上。

以创新之 " 脉 ",壮产业之 " 骨 ",合肥,正挺起网络安全发展的 " 脊梁 ",与强者共舞,与世界对话。

人才集聚,为网安护航

合肥是我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 12 个,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近 60 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信息安全教学和研究的高校之一, 2002 年成立信息安全专业,2016 年获批教育部首批 " 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2017 年成立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获国家网信办和教育部门批准,成为我国首批 " 一流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 " 高校,建有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 " 双一流 " 重点建设学科(量子信息与网络安全)。

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合肥市建设了 " 中国科大 - 中电科 - 安徽省网络空间研究院 ",设立新华三大学等企业人才培训基地,培养 " 学术型 + 应用型 " 复合人才,通过优化完善 " 顶尖人才引进 - 基础人才培育 - 实用人才培训 " 的梯度人才培养体系,将合肥打造成为网络安全人才培育新高地。

近年来,合肥倾心、倾情、倾力,让各类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活力充分涌流——目前合肥集聚各类人才超 200 万人,其中经认定的高层次人才 1.5 万人,每年吸引创业就业大学生超过 20 万人 ……

目前,合肥已拥有网络安全国家级高层次领军人才 50 多人,基础人才 1000 多人,从业人员近 5 万人。人才不断加速汇聚,为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提供了核心支撑,新华三、科大国创等行业龙头企业迅猛发展,国盾量子、国科量子等具有前沿创新技术的领军企业高频出现,高维数据、达朴汇联等创新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随着网络安全科技的加速发展,合肥先后参与制定网络安全核心国家行业标准 20 余个,申请核心网络安全专利 200 余件,量子保密通信、主动防御等一批信息领域尖端技术、前沿成果加速产业化。目前,合肥在基础安全、人工智能安全、量子安全、工控安全、安全攻防五大领域形成了领先优势。

网安周花开合肥,其时已至,其势正兴。

相关标签

人工智能 合肥 科技创新 网络安全 工信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