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巍峨的皋兰山下、美丽的黄河之滨,活跃着一支同火灾和特殊灾害事故作斗争的钢铁队伍,在应对各类急、难、险、重灾害事故抢险救援任务中,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充分发挥 " 拳头 " 和 " 尖刀 " 的作用,为保卫地方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树立起人民忠诚卫士的崭新形象。这支队伍就是兰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一站。
2020 年 8 月 17 日,陇南突发洪灾,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遭受巨大威胁。灾情就是命令,面对严峻的灾情,兰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一站全体参战消防救援人员闻 " 汛 " 而动、勇战洪魔。经过近二十天的连续作战,以实际行动筑起了抗洪抢险的战斗堡垒,护佑山洪泥石流中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帮助灾区重建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切实让灾区人民感受到了温暖,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2022 年 4 月 25 日至 5 月 12 日," 应急使命 · 2022" 高原高寒地区抗震救灾实战化演习在张掖市隆重举行,作为全省唯一一支地震救援重型搜救队,兰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一站全员出动,重装累计机动 1000 余公里,历时 17 天," 高质量、零失误 " 完成了地震救援、高层建筑火灾、西气东输、铁路隧道救援四大演习科目,充分展现了新时代特勤专业救援队伍的过硬实战能力。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兰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一站主动作为,迅速组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本着 " 为人民服务、为政府分忧、为抗疫助力 " 的初心,积极配合社区开展防疫志愿服务工作。在防疫服务间隙还不忘消防宣传,积极宣传居家隔离消防安全常识。在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工作中,队里青年队员把参与疫情防控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标尺,以 " 逆行 " 的姿态,在关键时刻全力以赴,尽锐出战,真正做到了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
兰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一站于 2002 年正式投入执勤,现有指战员 49 人,平均年龄 27 岁,是一支朝气蓬勃的青年队伍。队站荣立集体三等功 1 次,15 人荣立二等功,62 人荣立三等功。一名指挥员被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表彰为 " 执勤岗位练兵先进个人 ",一名消防员被评为省级 " 技术能手 "。队站先后被甘肃省委、省政府评为 " 文明单位 ",被共青团省委、甘肃省公安厅评为 " 青年文明号 "。建队以来,全体消防救援人员砥砺奋进,传承 "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 " 的特勤精神,为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先后参与并成功处置了 08 年汶川 "5.12" 地震、"1.7" 兰石化爆炸火灾、青海玉树 "4.14" 地震、舟曲 "8.8" 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2019 年 "11.22" 苯胺泄露、"11.3" 甘肃三欣能源化工爆炸等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
" 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 声声嘱托,言犹在耳。兰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一站始终怀揣对辖区群众的鱼水深情,扎根奉献、默默坚守,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他们深知 " 救灾 " 重要," 防灾 " 更重要,战时是战斗队,平时是宣传队,积极发挥消防科普教育宣传阵地作用,开展 " 红门开放日 " 活动,让辖区群众近距离了解消防救援队伍,掌握基本消防安全常识,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驻地百姓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
" 兰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一站全体消防救援人员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继续做好党和人民最可靠的‘守夜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在新的赶考路上,奋力书写更加优异的消防答卷。" 兰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政委杨建军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伊晓明
通讯员 李嘉昊 文 / 图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