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9-06
南师大新校区为什么会选址仙林?这本新书讲述了一代南师人的“创业”故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尹引 徐翎 记者 李楠)9 月 6 日,在南京师范大学 120 周年校庆前夕,新书《随园到五台:高校四十年的心路历程》在该校举行首发仪式。据悉,该书作者陈国钧曾任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和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书名中所提的 " 随园 " 便是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 五台 " 则是南京医科大学五台校区。南师大新闻专业创办、新校区选址、南医大新校区选址 …… 书中,陈国钧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掀起了一段段回忆。

△新书发布现场

据了解,陈国钧于 1973 年 9 月入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从青年教师、年级辅导员一直做到常务副校长。2002 年 1 月调任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2013 年正式退休。陈国钧前前后后在这两所高校整整工作了四十年。

△陈国钧年轻时照片

陈国钧表示,回忆和记录两所大学在这四十年里的变化与变迁,是想让读者知道中国的高等教育是怎样随着国家的变革和变迁,通过艰难跋涉,积极进取,从艰难办学中走出来,实现了从 " 高校百里挑一 " 到 " 高等教育大众化 ",跨上了中国改革开放,民族崛起的快车道。

△新书首发

据悉,该书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 2022 年 8 月出版,由 32 篇文章组成,主要记录了陈国钧在南师大与南医大学习工作的四十年里,亲身经历的一些人和事。而这些事又是和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南师大人、南医大人也都真切经历过这些,极易引起共鸣,每篇文章读来都非常亲切。

其中一章特别提到,当时南师大新校区选址的曲折历程。再现了学校当时如何从江北高新区、江宁区、仙林农牧场等多个备选项,最后确定如今仙林校区的新校区选址过程。在面临江宁开发区和仙林农牧场两个选项后,为了验证两个地方的地理条件,陈国钧在大雨天赶到现场,观测两地淹水的情况,从而确定最终选的感人故事。

△随园一舍

此外,书中还有许多照片至今是历届校友难忘的回忆。比如,随园校区的一舍、二舍,这两栋建筑建造于 20 世纪 50 年代,现在仍在使用。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徐蕾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多年来陈国钧一直有记日记和工作笔记的习惯,涉及某个具体事件时,陈国钧会找以前的当事人再核实求证,力求做到客观公正,笔触平和。

△陈国钧的部分工作笔记

" 他既是 40 年全国高校发展的见证者,也是高校发展的亲历者。" 徐蕾感慨地说,南师大、南医大发展到今天,离不开众多南师大人和南医大人的共同努力。但学校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事情并不为人所知,很有必要把这些都记录下来,甚至是普通教职员工的 " 南师记忆 "" 南医记忆 " 也该记录下来。这样的记录多了,学校的历史才会丰富,且有温度,让人感到更加温暖。

9 月 10 日,南师大将迎来 120 周年校庆,徐蕾说," 书中的每一个场景让人感触很深,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南师人艰苦创业的精神,这也是南师大 120 年一步一步走来的精神传承。"

(通讯员供图 编辑 周冬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