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等单位主办的 " 第四届岭南中药材保护与发展推进会 " 在阳江阳春市举行。8 个首批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品种(化橘红、广陈皮、阳春砂、巴戟天、何首乌、广藿香、广佛手、沉香等)道地产地及主产地的卫健部门负责同志、专家学者、产业代表等齐聚一堂,探讨实施《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策略选择和实现路径。
广州打造中国南药城,提供全链条服务
广东省中医药局副局长金文杰表示,希望与会代表围绕贯彻落实《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打造岭南中药特色品牌,促进岭南中医药事业与产业联动交流,推动岭南中医药保护与创新发展。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林彬介绍,未来将继续依托数字中药文化研究与传播创新重点实验室,做好中医药大数据科技平台基础设施共享共用和科技成果转化,强化中医药产业应用研究。
会上,广东省中药材种植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陈维东透露,8 月 13 日,该协会已成立广东省南药种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这一组织是全国首个专门开展中药材种植标准化活动的技术组织,为南药种植提供强有力的标准化支撑。" 以往,中药材种植生产在标准化、检测等方面面临一些困难,如今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将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湖南等地的中药材生产资源纳入其中,并提供检测、溯源等多项技术支持。" 陈维生表示," 国家医保局也可通过该平台进行 19 个省份的联合集中采购,目前相应技术平台已经对接好。"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广东将依托标委会的专业力量,在广州打造中国南药城,组建省部共建南药交易中心,从标准化、品牌化、溯源系统、检测系统、仓储物流、金融系统六大板块,提供全链条服务。
高品质春砂仁每公斤卖约 8000 元,助力林农增收
春砂仁是著名的 " 四大南药 " 之一。记者了解到,阳春市春砂仁种植面积 4 年来增长约一倍,高品质的春砂仁每公斤售价近 8000 元,助力当地呈现出 " 生态增优、林业增效、林农增收 " 的可喜态势。
砂仁是林下经济作物,其一般生长在潮湿的坡地和树荫下。广东阳春特有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孕育出砂仁特有的品质,因此有了 " 春砂仁 " 的说法,享有 " 北有高丽参,南有春砂仁 " 的美誉。
近年来,按照广东省 " 做大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 " 的发展思路,阳春市春砂仁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阳江南药品种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全市现有南药 300 多种,栽培品种 30 多个。其中,春砂仁是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 阳江市政府副秘书长谢汝潘现场介绍。据悉,阳春目前的春砂仁种植面积超过 8 万亩,2021 年产量达到 0.21 万吨、产值 11.59 亿元,力争在 2023 年实现种植面积达 10 万亩、产值达 15 亿元。
新快报讯 记者黎秋玲 通讯员鉏金军报道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