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9-12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95%,从一粒种子看十年变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凌晨两点,山东寿光地利农产品物流园开始热闹起来。

在这座占地 200 万平方米的蔬菜集散中心,货车司机每年运送蔬菜 300 多万吨。物流园的六栋交易大厅内,2000 多位客商活跃其中,他们身后连接着全国各省(区、市)的种植户、农产品批发市场,还有老百姓的餐桌。

粉色、红色、黄色、绿色,椭圆形、圆形、鸡心形,在物流园交易的 100 余种蔬菜中,光番茄就有十几种。

" 这只是受消费市场欢迎的几个品种,在寿光,我可以给你找出一百多种番茄。" 据山东寿光蔬菜种业集团董事长刘欣庆回忆,十几年前,寿光的番茄种子曾被外来品种垄断。" 以前寿光农户买的番茄种子 80% 都是外国的,一粒种子大概要五六毛钱,农户种植利润微薄。而现在,我们的‘中国种’已经占了 80%,而且价格也降到了两三毛。"

种子是农业的 " 芯片 ",而种质资源是培育好种子的第一步。2012 年起,寿光市出台蔬菜种业发展系列扶持政策,培育一批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种业企业,其中 7 家获批省级种业技术研发中心、4 家建有种质资源库。刘欣庆告诉记者," 我们集团建造的种质资源库是山东省最大的蔬菜种质资源保护中心,目前入库育种材料 2.1 万份,主要包括番茄、黄瓜、甜辣椒等设施蔬菜。"

我国有 14 亿多人口,每天要消耗 70 万吨粮、9.8 万吨油、192 万吨菜和 23 万吨肉。这组巨大的数字,关系着中国人的饭碗安全。

从依赖国外进口到 " 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种业振兴迈出坚实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培育推广了一批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突破性新品种,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三大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和 216 个制种大县、区域性良繁基地加快建设,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 95%。

金秋九月,海南省将逐步进入今年南繁育种工作的重要时间节点—— " 南繁季 "。所谓 " 南繁 ",是指将水稻、玉米、棉花等农作物的育种材料拿到我国海南等地进行繁殖和选育。

北纬 18 度的光和热,让这里成为我国农业育种的绝佳地址。" 杂交水稻之父 " 袁隆平、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 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 " 李登海、" 甜瓜大王 " 吴明珠等南繁科学家在这片土地培育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创造了多项种业奇迹。

南繁基地的泥土里,除了孕育着土生土长的中国种子,还生长着一批从太空旅行归来的种子。

9 月 10 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度过第一个中秋节。经过近三个月的种植培养之后,航天员携带的菜种已经长成了两株充满生机的 " 太空生菜 "。此外,实验植物拟南芥种子和水稻种子也已发芽,后续将在实验过程中由航天员采集样品、冷冻保存,最终随航天员返回地面进行分析。

上天入地,只为攥紧 " 中国种 "。

从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 打好种业翻身仗 ",到新修改的种子法全票审议通过,再到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全面推进,中国种业振兴正在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以端稳 " 中国饭碗 " 为目标,以农业科技为支撑,一定能为种业装上 " 中国芯 ",让 " 中国粮仓 " 更加殷实。

编辑丨孙悦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来源丨新华社

相关标签

寿光 山东 种质资源 紧凑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