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7 月 30 日,泰山区 4 个教育集团——泰安六中教育集团、泰安东岳中学教育集团、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财源街道仓库路学校教育集团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我市在推动教育均等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需要方面又迈出了坚实且重要的一步。
自 2021 年以来,泰安市教育局找准突破口,选准切入点,以 " 小切口大格局 " 的改革思路和办法,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全力推进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
教师流动起来,激活学校发展 " 一池春水 "
9 月 13 日上午,在泰安六中新校区初一(3)班教室的后面,泰安六中教育集团泮河分校数学教师孙一心正在认真地记着听课笔记。作为从集团分校来到核心校交流学习的教师之一,孙一心不想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机会,希望将泰安六中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等带回学校,为学校的强课提质行动、教师专业发展等提供助力。
" 我是 8 月底来到核心校的,目前负责初一年级 5 班和 11 班两个班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同时还担任着初一(5)班的班主任。我觉得集团化办学对老师来说,是一次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机会,也是十分难得的历练。" 孙一心说,来到泰安六中以后,她能明显感觉到两个学校在教学教研方面各有特点," 以我所在的泰安六中初一数学教研组为例,老师们在每一节课前都会进行集体备课,统一设计和印制学案和课堂作业等,各项工作安排得比较紧凑;泮河分校的老师则在抓学生学习任务落实方面也积累了很多好经验、好方法,我们在交流中碰撞出了许多新思路,大家的教学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作为教育改革实施的主力军,教师队伍建设是决定集团化办学能否持续和优质发展的核心要素。在泰山区,各集团核心校充分考虑成员校(分校)对各学科交流教师和管理干部的需求情况,以教师自主报名与学校指派相结合的方式,共有 93 名优秀业务骨干教师参与教师交流,达到了 15% 的人员交流目标,其中,不乏具有市级及以上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称号的优秀教师。
家长学生认可,集团化办学初显成效
在泰安六中教育集团上高分校初二(1)班的教室里,来自泰安六中的英语教师刘芬正在为同学们上英语课。讲台下,学生邢浩男听得十分认真。" 上了初二以后,我们的学习时间开始逐渐变得紧张起来。刘老师会根据我们的学习情况和需求随时调整上课节奏,把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都讲得特别清楚,一节课下来,我觉得学到的东西特别多。" 邢浩男说,他十分喜欢自己的新老师。
在位于城乡接合部的泰安六中教育集团泮河分校,多年来,生源流失已经成为学校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而在今年秋季的新初一招生中,学校共招收了 6 个班级,突破了以往只能招收 2 个班级的瓶颈。泰安六中校长、泰安六中教育集团理事长刘建国表示,这是集团化办学得到家长认可、在我市已经初显成效的有力证明,泰安六中作为集团化办学的核心学校,会通过互派管理干部、交流优秀师资、共研共训等方式,努力提升各成员校的办学品位和质量。
缓解 " 择校热 " 是实施集团化办学的重要意义之一,在泰安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这项意义也已经有所体现。去年,家住前旧县村的翟学清的孙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全家人都因为找不到好学校而着急,泰安市实验学校博城学校的出现解决了他们的大难题,今年在城里上学的外孙也转学回来了。" 咱家门口的学校跟市里的一样好!" 翟学清说。
集团同频共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今年,市委、市政府将集团化办学列为为民要办的十件实事,确定年内组建 24 个教育集团,辐射带动 100 所学校的年度目标任务。"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全市已成立 41 个教育集团,辐射 188 所学校。其中,泰山区成立 4 个集团,辐射 14 所学校;岱岳区成立 4 个集团,辐射 15 所学校;新泰市成立 4 个集团,辐射 16 所学校;肥城市成立 13 个集团,辐射 63 所学校;宁阳县成立 2 个集团,辐射 10 所学校;东平县成立 10 个集团,辐射 47 所学校;市直学校成立 4 个集团,辐射 23 所学校。
各教育集团在建立现代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内部协调机制,根据集团章程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加强集团内部管理,促使核心校与成员校之间实现从 " 我 " 到 " 我们 "、从 " 输血 " 到 " 造血 "、从 " 一面 " 到 " 多元 ",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科学构建起集团内部的信息交流系统和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实行集团内学校集体备课、评课、教研、学科教案、多媒体课件、优秀课例、模拟题库、教师论坛、学生活动等优质资源的共享,实现 " 和而不同、百花齐放 " 学校特色发展。
泰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锚定 " 走在前、开新局 ",围绕 "1+N"(1 是指核心校派出;N 是指成员校流入)模式,采取 " 以评促建 " 的方式,启动集团内干部教师交流,深入挖掘各教育集团文化内涵,积极探索激发内部活力的方法、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管理互通、师资共配、研训互动、文化共建、资源共享和质量共提等方面,打通校际壁垒,提升辖区、集团整体教育水平,实现集团内学校共赢,促进各教育集团办学走深走细。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杨丽宁 编辑 乔雨晴 审核 晁彤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