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9 月 15 日是第 19 个 " 世界淋巴瘤日 "。淋巴瘤被称为分布最广泛的一种癌症,其分型复杂,亚型众多,已经成为我国近年来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以至于很多人谈瘤色变。对此,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张敬宇教授和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黄晨教授认为,随着对淋巴瘤治疗领域的深入探索及新药的不断研发,惰性淋巴瘤的治疗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只要规范化,选准有针对性的药物,就能大幅度提升治愈率。公众大可不必谈瘤色变。
寻医应到正规医院 不要轻信网上信息
肿瘤作为重大疾病,对每个患者家庭都造成了很大压力。尤其是老年患者,子女们都会想尽办法为老人寻医问药,很多人还会选择上网查询。
对此,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张敬宇教授认为,从我们医生角度来讲,我们不建议采取这种方式,原因在于:
第一,患者或者家属毕竟不是学医的,没有相关的医学知识背景,对于一些网络上写的信息和内容,往往理解不到位。
第二,网上发布的一些医疗知识,信息也是良莠不齐的,毕竟发布信息的作者也不一定非常专业。他可能是学医的,但专业不一定对口,诊治水平就没有保证。
第三,尽管不同患者得了淋巴瘤,但是具体淋巴瘤的种类非常多,目前有一百多种淋巴瘤,得的不同种类的淋巴瘤,治疗策略肯定是不同的,药物选择肯定也不同。即使得了同一种淋巴瘤,淋巴瘤的不同分期可能选择治疗方案也往往是不同的。对于淋巴瘤的治疗,还存在着个体化问题,对具体的病人应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选择。所以我们建议患者得了淋巴瘤还是应该到正规医院,尤其到血液病专科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
整体治疗水平如何 哪些方案可供选择
我们国家作为人口大国也是肿瘤大国,目前针对惰性淋巴瘤主要治疗方案有哪些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黄晨教授介绍了有关情况。
近年来,我国针对淋巴瘤治疗药物和治疗手段的选择性都在逐年增加。从整体淋巴瘤治疗来说,化疗是最关键的一种治疗手段,现在也有一些亚型可以通过无化疗方式,包括分子靶向治疗进行非常好的疾病控制。例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通过像伊布替尼这种 BTK 抑制剂单药治疗,多数患者都能得到长期的生存,大幅度改善了这样一个疾病的预后。
黄晨教授表示,目前整个淋巴瘤治疗水平已经比前些年有了大幅度提升,药物的可及性也非常强,费用也大幅度减低。以后随着医保改革的深入,整个医疗体系的健全,淋巴瘤的治疗前景一定会在全球达到非常领先的水平。
在治疗方面,医生也会在治疗过程中更多地探索一些低毒而且能够通过有限期的治疗把疾病基本治愈的手段,为患者减轻副作用,提升治疗效果。通过分子靶向治疗和化疗相结合,综合使用来控制疾病,这种新型的治疗手段对于一些特别难治的疾病有着非常好的前景。
医保惠民力度加大 新药助力精准治疗
近年来,医保对于人民健康的支撑效果越来越显著。在淋巴瘤治疗方面,一些创新药、靶向药纳入医保,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张敬宇教授和黄晨教授对未来惰性淋巴瘤治疗领域也作出了展望。
黄晨教授认为,BTK 抑制剂纳入医保的意义非常关键。以往很多适合 BTK 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因为医保原因不能享受这样的治疗,生存期大为缩短。进入医保后,这部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有了非常大的治疗上的提升。现在患者通过长期口服用药,生存期能达到八年、十年甚至十几年。
张敬宇教授也表示,目前医保政策非常好,包括全球首个 BTK 抑制剂伊布替尼都已进入了医保。对于惰性淋巴瘤来讲,一个是分子靶向治疗,还有一个是免疫治疗,仍然是未来惰性淋巴瘤治疗的关键。随着对淋巴瘤的发病机制认识得越来越深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型药物涌现,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更好、更优的选择,使惰性淋巴瘤治疗达到更好的效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