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江萱 记者 赵丹丹) 9 月 15 日,"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江宁这十年 " 美丽江宁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江宁区生态环境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旅局以及汤山街道、淳化街道、秣陵街道等相关人员晒出了十年 " 成绩单 "。现代快报记者获悉,过去十年,江宁区涌现出黄龙岘等一批全国最美乡村,入选 "2022 年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 " 第 13 位,以不到全市 1/12 的能耗,创造了全市 1/6 的经济体量。未来,江宁区将推动文化、旅游和体育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长三角文化创意、健身康养、观光度假首选地。
△ 发布会现场 江宁区供图
建好都市 " 百花园 ",文旅产业不断壮大
" 近年来,江宁区大气优良率连续两年保持在 82% 以上,18 个市考以上断面水质全部达标,以不到全市 1/12 的能耗,创造了全市 1/6 的经济体量。" 江宁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卢耀升说起区里生态环境的变化,如数家珍。
他说,十年来,江宁区新建污水处理厂 9 座、应急污水处理设施 36 座,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 58.55 万吨,铺设污水管网 150 多公里,基本实现区域污水处理全覆盖。2018 年以来,江宁区建成生态文明示范街道 10 个、生态文明示范村 43 个、国际生态学校 4 所、国家生态文明实践基地 1 个、省市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17 个,位居全市第一。
江宁区众多的美丽乡村构成了南京都市的 " 百花园 "。江宁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海介绍,美丽乡村建设由点上开花向全域提升拓展,正加快打造各具特色的十大乡村聚落体系,涌现出黄龙岘等一批全国最美乡村。紧扣西部生态、中部水乡、东部温泉、南部山水特色,统筹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现代农业和美丽乡村布局。乡村振兴也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2012 年的 15018 元增长到 2021 年的 33391 元,实现了倍增,农民人均收入增速连续 9 年高于城镇居民。
网红景点越来越多,文旅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江宁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许长生介绍,截至 2021 年底,全区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 2152 平方米,现有各类文化场馆 13 家,建成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201 家、社区邻里书房 15 家,所有公共文化场馆实行免费开放。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江苏园博园等旗舰文旅项目先后亮相,建成国家等级景区 6 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1 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 1 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3 个,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4 个,江宁区入选 "2022 年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 " 第 13 位。2022 年 1-8 月,江宁 11 家主要景区景点接待游客增长 13.53%,旅游收入增长 53.06%。
截至 2021 年底,全区共建成各类公共体育健身活动站点 866 个,全民健身场地 4640 个,体育公园 15 个,健身步道 461 公里,人均拥有体育设施面积达 4.94 平方米,"10 分钟体育健身圈 " 实现全覆盖。
打造长三角文化创意、健身康养、观光度假首选地
未来,江宁区将如何绘就高质量发展美丽新画卷?
据介绍,江宁区将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更加注重环境质量、更加注重防控风险、更加注重机制创新,全面推动江宁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在文化旅游方面,江宁区将放大江苏园博园、金陵小城等文旅综合体品牌效应,推进牛首山创建 5A 级景区、汤山度假区争创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文化、旅游和体育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长三角文化创意、健身康养、观光度假首选地。
在乡村振兴方面,江宁区将建成现代农业发展典范区。进一步优化现代农业园区和 4 个农业主导型街道产业布局,重点发展花卉、蔬菜、瓜果等主导产业,努力形成一东一西 " 两园齐飞 " 格局。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优化打造四大片区、五条示范带、十个聚落体系的 "4510" 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全面展现新时代江宁 " 鱼米之乡 " 和 " 都市田园 ",持续提升乡村 " 颜值 "。
(编辑 高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