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出征忐忑又激动
"9 月 2 日凌晨 5 点过钟,我接到医院电话,要紧急抽调医务人员参加花溪片区区域核酸检测工作,我没有丝毫犹豫,立即起床收拾东西到医院集合。7 点钟,我和同事们坐上开往支援花溪区的车上。说实话,当时我的心情是忐忑又激动的。当时花溪区疫情形势十分严峻,第一次参加一线抗疫工作,担心自己紧张会出纰漏,怕辜负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随后我又想,我是一名护士,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我们每个医务人员的初心,是我们职责所在,只有大家好了,我的小家才会好,能奔赴一线为保护花溪人民生命安全献一份力,我感到激动又自豪 "。谈到第一次出征支援一线抗疫时,贵阳东方骨科医院创伤骨科护士袁小倩这样说道。
在花溪区核酸采样工作中,袁小倩和点位的小伙伴每天 2 点起床开始准备,凌晨 5 点开始核酸采样。
" 你好,麻烦开一下门,做核酸检测。" 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她们还会带上核酸检测试剂爬楼上门做核酸,确保不漏一人。三天时间里,袁小倩跟伙伴们共完成核酸采样 2615 人次。
支援隔离酒店再出征
" 小倩,咱们医院要再派三个人去隔离酒店,你能不能去?"
" 没问题,我马上就到。"
9 月 13 日晚上 8 点,贵阳东方骨科医院接到指令需立即派遣医务人员支援观山湖区酒店医学隔离观察工作,袁小倩放弃休息,收拾好行李再一次踏上了奔赴一线的车辆。在车上还向同事们分享自己支援一线的经验,帮助同事们迅速进入支援一线工作状态。
" 同学开门,别紧张,身份证号多少?"
这是袁小倩这几天说得最多的话了。
在隔离酒店每天大概要采一千多人次,洗手、撕开取样器、核酸采集,用自己手机为学生登记信息和扫码后,再采核酸 …… 这一套动作袁小倩每天要重复上千次,从早上 8 点到下午 3 点,整个人都包裹在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和面罩下,每天全身衣服被汗水湿透,脸上被防护口罩勒出印痕;每天采样完袁小倩嗓子都是哑的,腿也是不听使唤的;每天吃饭的时候基本吃不上热的,有时候饭还没吃完,接到通知又马上出发了,时时刻刻弦都是绷紧的。
她说:我们一定能赢
" 没有跟家里说,家里只有妈妈一个人了,她年纪大了,姐弟都在外省,我怕她担心。" 当有同事问她连续两次支援抗疫一线,有没有告诉家里的时候,袁小倩这样回答说。
袁小倩说:" 我们每天在给居民核酸采样的时候,听到居民跟我说‘谢谢,辛苦了,白衣天使’时,我心里很温暖,很激动,让我觉得一切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让我每天都觉得斗志满满的 "。
" 保护好大家,才有我的小家,疫情当下,没有旁观者,也没有局外人,努力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是我的职责所在,只要大家的心团结在一起,干在一起,疫情必将早日散去,我们一定能赢 "。
现在群里又在艾特袁小倩了,我们乐观勇敢的 95 后姑娘和她的伙伴们再次投入到了紧张而又繁忙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去了 ......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