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 公益,就像是我们家一个接力棒,一根牵引绳,从父母手中传递给我,牵引着我和妻子的相识相知,现在也成为我与孩子交流的纽带。" 徐暐杰说。
9 月 18 日,2022 年 " 在粤 · 好家风 " 系列活动之 " 优良家风助我成长,志愿服务你我同行 " 主题分享会在广东省文化馆举行。活动邀请到中国 " 最美家庭 "、全国文明家庭徐暐杰一家,向市民群众分享了一家三代从事志愿服务的特殊经历,共同弘扬 " 志愿服务、帮助他人 " 的良好家风。
志愿人生源于父母影响
徐暐杰是一位有着 20 多年公益经验的资深志愿者,在分享会现场,他向市民朋友透露自己的志愿人生源于父母的影响:" 我父亲是一名中医,我记忆中童年的周末,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他的单车上,跟着穿街走巷,到各个病人家里量血压、听诊、把脉。" 徐暐杰的母亲也是出了名的 " 社区热心达人 ",街坊邻居哪家有需要帮忙,母亲总是毫不推辞、热情相助。
徐暐杰表示," 在父母的言传身教,带给我正向的成长引导、留下幸福的成长环境,也在我心里种下做好事做公益的种子,也养成了我们家‘能帮一点是一点’的良好家风。"
" 培养急救技能,避免更多不幸发生 "
在优良家风的影响下,徐暐杰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先是加入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医疗服务总队,向街坊邻居宣传医疗常识、普及急救知识。在 2008 年 "5 · 12" 汶川特大地震,徐暐杰主动加入首批赴四川抗震救灾医疗救护队的志愿者队伍,和队员到达灾后三天时的汶川地震灾区,走了 10 多个乡镇,紧急出诊 300 多次,为 5000 多名灾区群众提供服务。
作为广东省医疗辅助志愿服务总队队长,徐暐杰不仅向参加的市民朋友分享了去四川抗震救灾的经历,还传授了许多实用的日常急救知识。例如平常吃鸡吃鱼被骨头卡住导致的气道异物梗阻,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有哪些窍门;遇到有人溺水等急性心肺呼吸停止的状况,如何正确使用 AED、在救护车到来前 " 救人一命 " 等等。徐暐杰表示 "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培养大家的急救技能,树立好公众急救理念,将会避免更多不幸发生。
在从事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徐暐杰认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伙伴,还 " 意外 " 收获了甜蜜的爱情和快乐的亲子时光。徐暐杰在分享会中透露,自己和太太唐超就是在一次志愿服务中相识," 都被对方的热心、爱心和善良所吸引 ",携手走入了婚姻殿堂。婚后夫妻俩经常带着还在读幼儿园、小学的两个孩子一起参加公益活动,也影响更多的人带着孩子参加活动,传递爱心。
徐暐杰的太太唐超和两位小孩也来到了分享会现场,并和市民朋友互相交流从事公益服务活动的经验和想法。提到自己的公益经历,唐超表示 " 非常感恩遇见的所有人,做公益做志愿者提升了自我、超越了自我,有了一段难以忘怀的旅程。" 两位孩子也表示在做公益时 " 乐在其中,还能认识许多好朋友 "。徐暐杰表示一家人共同做公益时,也让自己与孩子完成了一种特殊的教育和陪伴。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通讯员 朱英豪
摄影: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