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9-20
“柴米油盐”都记上,南京市民的账本里“幸福”满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杨晓冬 文 / 摄)" 今天买菜花了多少钱 "" 月底工资收入有多少 "" 家里装修花了多少钱 "…… 南京居民用数据记录生活里的点滴。9 月 20 日," 数说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 " 第十三届 " 中国统计开放日 " 活动在南京黄龙岘举办。现代快报记者从活动现场了解到,从村民平均年收入 1 万 8 千元,到平均年收入 8 万 1 千元,十年的时间,黄龙岘附近的村民生活迎来了巨大的变化。

漫山的茶树、满山的翠竹、潺潺的流水、热闹的街市,走在黄龙岘,你会发现这里不仅景色好,前来游玩的旅客也不少。"2013 年这里打造成为文化生态旅游村,我是第一批回来做农家乐的,一开始店内只有 4 张桌子招待客人,现在放了 25 张桌子。" 黄龙岘龙凤酒楼的老板邢有龙告诉记者,早前他在外打工,大概一年收入也就只有三四万,而现在每年有三四十万的收益。" 真不是夸张,从前村民平均年收入 1 万 8 千元,现在平均年收入 8 万 1 千元,这十年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数字不仅记录了居民十年来生活的变化,也记录着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我每天都把支出和收入在‘ e 记账’ APP 上记录下来,不仅为统计工作做了贡献,也让我记录了许多生活的细节。" 江宁区横溪街道石塘村的戴丽 2020 年成了记帐户," 今天买菜花了多少钱 "" 月底工资收入有多少 "" 父母养老的花费 " 这些数据她都一一记录在上面。

" 你看,葡萄 11 元、萝卜 3 元、决明子 12 元,我这个月收入多少、支出了多少都显示在这上面。" 戴丽拿着手机向记者展示。随着江宁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石塘村也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通畅了,美景显露了,以前的 " 山沟沟 " 如今也变成了深受游客欢迎的 " 打卡地 "。" 对比十年前,收入肯定增加了不少。不说别的,村子里好多人在搞农家乐、民宿,我家也把房子租给了其他人,每个月除了工资还多了一笔房租收入。" 她告诉记者,记账让她更直接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这个账本上记录的不仅是一笔笔数字,更是她的幸福生活。

一组组生动的数据,是南京十年发展变化最真实的写照。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十年内实现翻番,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实现同步。在富民政策的较强支撑下,南京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012 年的 31089 元提高到 2021 年的 66140 元,年均增长 8.7%。同时,南京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在美丽乡村建设、农村 " 互联网 +"、发展设施高效农业等政策的切实推动下,城乡差距持续缩小。

2022 年,新一轮住户调查大样本轮换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新的记账故事也将徐徐展开。

(编辑 吴嫣然)

相关标签

南京 美丽乡村 互联网 养老 房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