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9-21
广州规划北、中、南三大供氢中心,这两个区项目最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新快报讯 9 月 21 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官网发布了《广州市氢能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1-2030 年)》(下称规划)。规划提出,在广州市建成北、中、南三大供氢中心,能够保证基本覆盖整个广州市。具体布局上,白云、黄埔规划建设的基础设施最多,而老城区越秀则暂无计划。

氢能基础设施投资额高企

氢能已成为全球未来能源发展方向。截至 2020 年底,全球累计销售氢燃料电池汽车 3 万辆以上,国内累计销售 7350 辆。全球已建、在建加氢站 843 座,国内已建、在建加氢站 287 座。

不过,种种原因抑制了加氢站的发展。在价格上,当前燃料电池氢气的终端销售价格较高,按当前价格计算,长途大巴车的百公里燃料成本,氢燃料电池汽车约为柴油汽车的 1.5 倍,进而影响了氢能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氢能基础设施投资额大,一座日加氢能力为 1000 公斤的加氢站,估计投资额约达 1000 万 -1500 万(不含土地费),如按照商业用地实施加氢站建设,成本会更高,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氢能基础设施社会投资的积极性。

建成北、中、南三大供氢中心

规划提出,在广州市建成北、中、南三大供氢中心,以 60 公里最优供氢距离考虑,能够保证基本覆盖整个广州市,进而有效地降低氢气运输成本。

规划实施后,在广州 - 东莞 - 深圳、广州 - 佛山 - 阳江、广州 - 中山 - 珠海的高速公路上均布局有加氢站,与广州市内主要干线上的加氢站布点,形成氢能走廊,可以为途经广州的氢燃料电池车辆提供氢能保障。

作为具有巨大潜力的产业,氢能将对区域经济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按照新能源行业的情况,其对国民经济的带动系数可达 1.8 以上。根据开发经验和统计数据,结合规划项目特点,预计规划实施至 2030 年可新增 1000 个直接工作岗位。

据悉,城市管理部门是广州加氢站行业管理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加氢站运营管理中的重大问题,负责加氢站日常运营的监督管理工作。

" 十四五 " 阶段累计建成超 50 座加氢站

规划基准年为 2021 年,其中 " 十四五 " 阶段(2021-2025 年)规划新建制氢站 1 座,累计建成制氢站 3 座以上;累计建成加氢站 50 座以上;开展 1-2 座制氢加氢合建站建设,1-2 座储氢站(或依托制氢站、制氢加氢合建站、加氢站统筹考虑储氢)有关工作。

2026-2030 年规划目标为:新建加氢站 50 座以上,累计建成加氢站 100 座以上,形成 5 座以上制氢加氢合建站布局,3-4 座储氢站布局。

具体到各区,目前越秀区暂无规划建设氢能基础设施。根据发展情况,如果需要建设加氢站,可适当调整纳入规划。

荔湾区规划建设氢能基础设施 1 座,为滘口加氢站。

海珠区规划建设氢能基础设施 4 座,分别为仑头服务区加氢站、赤沙加油加氢站、石榴岗加油加氢站、海珠区新港东交通运输新能源(综合)示范站。

天河区规划建设氢能基础设施 2 座,为元岗加氢站、大观加油加氢站。

白云区规划建设氢能基础设施 52 座:其中加氢站 51 座,制氢加氢合建站 1 座(根据氢能产业发展情况实施)。

黄埔区规划建设氢能基础设施 47 座:制氢站 3 座,其中 2 座为已建成制氢站;制氢加氢合建站 5 座,其中 1 座已建成;加氢站 39 座,其中 4 座已建成。

花都区规划建设氢能基础设施 12 座:加氢站 11 座,制氢加氢合建站 1 座(根据氢能产业发展情况实施)。

番禺区规划建设氢能基础设施 8 座,全部为加氢站。

南沙区规划建设氢能基础设施 20 座:制氢站 2 座,其中 1 座为已建成制氢站;制氢加氢合建站 3 座;加氢站 15 座。

从化区规划建设氢能基础设施 13 座:制氢加氢合建站 5 座;加氢站 7 座;储氢站 1 座。

增城区规划建设氢能基础设施 10 座:制氢加氢合建站 1 座,加氢站 9 座。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

审发:黄越尧 编辑:曾贵真 校对:陈泽佳

相关标签

氢燃料 广州 基础设施 统筹 高速公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