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2 至 23 日,省会经济圈商事登记首届联席会议在泰安召开。济南、泰安、淄博、聊城、德州、滨州、东营等七个地市的行政审批服务局确定围绕企业开办实施全面合作和工作协同,标志着 " 省会经济圈 " 七市实现企业开办 " 一体化 "。
会议以党建为引领,签订商事登记管理机构党支部共建协议,创新党建工作的新模式,并以加快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为主题,将促进区域合作开放共赢为目标,围绕商事登记领域支部建设、商事登记重点改革任务以及营商环境评价等重点工作,相互交流经验做法,探讨解决困难问题,研究推进举措,共同推动省会经济圈七市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会上,通报了省会经济圈、济泰行政审批服务一体化工作开展情况;讨论通过了《省会经济圈联席会议工作规程》和《关于实施省会经济圈企业开办一体化服务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济南、泰安、淄博、聊城、德州、滨州、东营等七市商事登记正式由 " 跨域通办 " 向 " 一体化 " 进程迈进。
据了解,省会经济圈商事登记一体化服务工作适用于内资企业及分支机构、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营业执照的遗失补领、换发;企业档案查询等。 具体工作开展中,七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围绕商事登记高频事项,共同实施系列便民利企举措,并逐步进行复制推广,延伸至各市、区县(功能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相关机构)。
其中,实施 " 异地认证互认 "。七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采取异地受理、跨域审核、现场制发营业执照的工作模式,通过省相关部门或经七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认可的身份认证系统,采用数据共享、电子证照、电子签名、视频核验等方式,实行身份异地认证、材料异地核验、结果双方互认,真正让企业和群众 " 零跑腿 "。启用审批服务验讫。七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启用 " 省会经济圈行政审批服务验讫 ",对线下提出申请的企业,审批人员按照材料规范要求进行审核,并运用微信、视频或其他电子传输的方式进行确认,确保材料准确无误后,加盖 " 省会经济圈行政审批服务验讫 " 予以通过。
同时,七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还将简化企业迁移登记流程、推行异地档案查询服务、实施审批事项 " 异地同标 "、建立审批事项会商制度、提供全程帮代办服务、实施信用警示联用机制等。 此外,探索 " 无人工干预审批 " 服务,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整合七市 " 无人工干预审批系统 " 应用场景,互换自助设备终端,逐渐扩大一体化办理的审批服务事项。 探索推行 " 集群注册 " 模式,指导和推动 " 商务秘书类 " 公司扩大服务事项,引导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现代服务等新业态企业进行 " 集群注册 ",解决新兴业态和小微企业经营住所的难点和堵点。
加快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促进区域合作开放共赢,是为深化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而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20 年 7 月,七地市在济南签订了 " 省会经济圈企业开办全域通办协议 ",标志着山东省会经济圈七市实现了企业开办 " 全域通办 "。2021 年 5 月 18 日,泰安市和济南市联合举办 " 济泰行政审批服务一体化启动仪式 "," 泰好办 " 牵手 " 在泉城 · 全办成 ",成功助推了两市行政审批服务深度融合、无障碍通办。
" 推进政务服务‘全省通办’‘跨域通办’,是畅通区域经济循环、促进要素自由流动的重要支撑,‘省会经济圈商事登记的一体化’的推进,必将进一步拓展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跨域通办范围,持续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乔国荣说, 今年以来,泰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围绕行政审批主责主业,深入落实 " 有解思维 ",狠抓改革创新、流程再造,努力创优 " 泰好办 " 政务服务品牌,在企业开办领域积极承接省市场监管局试点和揭榜挂帅工作任务,认真落实《开办企业创新 2022 年行动工作方案》,全面深化 " 一业一证 "、" 三联办 " 等改革工作,积极开展 " 跨域通办 " 服务,先后加入 " 黄河流域政务服务通办圈 " 等跨区域协作组织,合作单位涵盖了 21 个省、52 个市和 277 个县的 329 家单位。" 我们将持续优化通办事项办理流程,持续强化与兄弟地市间的合作交流、沟通协调,推动‘跨域通办’从‘可办’ " 向‘好办’‘易办’转变,不断提高企业群众办事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乔国荣说。
会议上,与会各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岱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作了典型发言,浪潮集团介绍了 " 跨域打照 " 系统的研发应用情况。会前,与会人员参观了泰安市民之家、岱岳区政务服务大厅、岱岳区粥店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等地。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王玉 编辑 孙青 审核 王天姿】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