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陈维彬 记者 季雨)9 月 23 日,2022 年度中国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捕节暨昆山巴城蟹文化旅游节在昆山市巴城镇举行。
为有效护航即将到来的 " 蟹季 ",昆山公安跨前一步、主动作为,依托立体防控体系、网格精治、拓展服务广度,甘愿当好 " 虾兵蟹将 ",让 " 蟹季 " 平安触手可及。
构造立体防控,筑牢蟹产业平安堡垒
" 阳澄湖周边区域情况正常,请大家继续开展常规巡逻。"9 月 22 日傍晚,昆山市公安局正仪派出所所长朱挺正用电台向路面、水面巡逻警力通报线上巡查情况。
近年来,为更好提升 " 蟹季 " 治安防控效能,昆山公安依托各水域以及湖岸线 100% 全覆盖的视频网络体系,通过 " 线上 + 线下 " 相结合,不断加强阳澄湖水资源保护区及沿岸巡逻查控,联动多方执法力量形成打防结合的工作合力,以 " 零容忍 " 态度严防破坏蟹产业案件发生。
在线上,昆山公安不断加强阳澄湖水域以及湖岸线的视频网络基础建设和升级,由沿岸辖区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专人值守,24 小时不间断对各水路卡口、湖岸线进行视频巡查。
在线下,充分发挥社会动员体系作用,一方面会同其他执法部门共同组建的专业水上巡逻队,另一方面积极联合多方力量成立 " 民警 + 志愿者 " 组成的湖岸线巡逻队,依托执法艇、无人机和 " 铁脚板 ",以不定时、多线路、贴水岸等方式开展立体化巡逻。与此同时,针对 " 繁殖季 "" 收获季 " 制订巡防方案,将巡逻触角延伸至蟹产业安全 " 最后一米 "。
此外,昆山公安主动对接属地渔业主管部门、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环境保护局、环境科学研究所、水务公司成立 " 执法联盟 ",聚焦非法捕捞、污染环境、案件的规律、特点和难点,围绕 " 打防结合 " 中心思路,通过信息共享、技术支撑、条块结合,形成整体工作合力,取得显著效果。
推进网格精治,织密蟹产业心防阵地
不久前,巴城镇蟹农李女士在网上直播预售螃蟹,短信弹窗称有企业要采购,并留下联系电话。李女士打过去以后,对方称公司需要采购大量螃蟹,但需要预先录入供应方信息,并发来一个网站地址。李女士点击填写时发现需要填写银行账号及密码。此时李女士想起昆山公安 " 反诈小剧场 " 曾报道过此类诈骗术,便拨打驻村警务室民警李桂民的电话,李桂民立即阻止她继续操作,她这才确定自己差点被骗,惊出一身冷汗。
" 不仅要让村民富起来,更要守好老百姓的血汗钱。" 李桂民说。
昆山公安始终以 " 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 " 为目标,以品牌为依托,做强 " 正义者联盟 " 等反诈团队、" 彬斌有理 "" 刘积极 " 等 " 圈粉 " 反诈产品、" 反诈公交专列 " 等反诈网红阵地,推动预警劝阻 " 跑在发案前 "、意识防线 " 深耕蟹产业 ",网格宣防更具穿透力。
守好群众的钱袋子还不够,还得积极排查化解蟹农的矛盾纠纷,防止矛盾激化升级,用心用情助力和谐乡村建设。
" 真的很感谢驻村警务室的民警们,因为围网养殖,我们蟹农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民警们作为调解人总是苦口婆心地劝说,有些问题说开了也就解决了。特别是 " 云调解 " 的方式,让我们坐在家里就可以进行调解,还有律师等专业人员加入,同屏对话,让纠纷更妥善地解决。" 蟹农徐建国说。
拓展服务广度,提升蟹旅游安全指数
随着风景秀美、生态宜居的阳澄湖文化旅游产业不断发展,湖边散步,湖上泛舟,乡村民宿,农家蟹宴吸引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为守护旅客生命财产安全,昆山公安依托 " 网格化 + 铁脚板 " 拓展警方服务广度,打造 " 蓝盾真情 " 服务品牌,增强游客安心指数。
" 大家一定要穿好救生衣,安全最重要!" 在昆山阳澄东湖省级湿地公园码头,民警李桂民正在检查码头安全运营情况,并向过往游客进行安全知识宣讲。维护文明的旅游环境,让游客体验更舒适,少不了一双 " 铁脚板 "。昆山公安积极组织警力深入水产交易市场、农家乐、民宿、码头等场所重点部位,强化安全宣传和隐患排查。今年以来,昆山公安共出动警力 1000 余人次,排查安全隐患 20 余个并及时进行整改。
" 有人不慎落水!" 在阳澄湖水域训练场地,一场水上实战救援演练正在紧张进行。无人机小组编队升空,利用红外线热成像仪对目标区域展开搜索,精准定位目标,警方第一时间投放水上机器人,配合水面救援人员将其迅速救援上岸。
一起模拟警情的成功处置,验证科技强警赋予的新动能。在不断建强感知优势的基础上,情报指挥中心、水上派出所等部门定期组织涉水警情处置演练、救生技能培训,25 个派出所均组建了水上勤务小组,配齐水上作业设备,做到涉水警情 " 时时有响应、处处能抵达 "。截至目前,昆山公安共建成水上勤务基地 3 处、水上备勤点 18 个,覆盖全市河道水网和湖泊群落。
(编辑 张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