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9-26
兰州市加强“社工委”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社区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 社工委 " 整合资源妥善解决;面对疫情突然来袭," 社工委 " 聚合力量共筑抗疫防线;邻里之间有了纠纷," 社工委 " 委员和党员志愿者上门协调解决 …… 去年以来,兰州市在 427 个社区全覆盖组建社区建设工作委员会(" 社工委 "),着力构建 " 党工委引领、社会化共建、社区化共治、邻里式共享 " 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全面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 " 最后一公里 "。

(驻守干部投身社区一线参与疫情防控 资料照片)

凝心聚力:全面提升为民服务效能

" 我们小区院子不大,很多年留下的车棚也不实用,在畅家巷社工委的协调下,把车棚子拆掉了,居民的车就有地方停了,居住环境也改善了。" 家住酒泉路街道畅家巷社区的谢女士,以前总为停车问题犯愁,经过社工委的努力协调,停车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畅家巷社区 " 社工委 " 去年 8 月成立以来,积极打造 " 畅享社区 · 畅社互融 " 社工委服务品牌。通过‘畅学共议’‘畅谈客厅’‘畅翔少年’‘畅行公益’四个载体,真心实意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

" 通过‘一库、三清单、六队伍’的工作机制来夯实社工委的工作,能够让老百姓感受我们是在切切实实办好事、办实事,让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生活的变化。" 畅家巷社区书记、社工委主任徐慧说。

为有效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兰州市科学设置 " 社工委 " 组织架构,扎实有序推进区域基层社会治理打牢基础,真正实现了为民服务提质增效、提档升级。

聚焦 " 谁来干 ",在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下,各社区将驻区单位负责人、驻守干部工作组组长、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队长、" 两代表一委员 " 等区域范围内有影响、有号召力的 6046 人确定为 " 社工委 " 委员,通过委员带动、行业推动,3.1 万名社会各界人士加入 " 社工委 " 共建共治队伍,社区党组织根据专业特长和资源优势,将 " 社工委 " 成员合理编入社区各类工作专班和志愿服务队,促使作用有效发挥。

聚焦 " 干什么 "," 社工委 " 主要承担统筹辖区资源、开展宣教宣传、走访联系群众、矛盾排查化解、文明新风倡导、公益服务供给、参与联防联控、协同区域治理等 8 项职能,建立定期排摸、协商研究等 4 项工作机制,由全市 427 个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 " 社工委 " 主任,统筹调度各方资源,研究解决具体问题。

聚焦 " 如何干 ",兰州市围绕基层治理中心工作、社会热切关注、群众普遍需求,扎实推动 " 社工委在行动 " 活动,按照 " 一周一主题 " 的方式,开展多角度、多维度的主题活动,为基层提供多元化、专业化的支撑。" 社工委 " 每月召开一次会议,讨论研究收集的相关问题,社区 " 两委 " 建立 " 资源、项目、需求 "3 张清单,协调辖区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或社区居民主动认领、积极办理,并对事项落实情况进行全程跟进,形成工作闭环管理。

民有所需,我有所为。兰州市各社区 " 社工委 " 成立以来,及时解决了基层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做到居民有诉求、组织有回应、服务有保障、群众有感受,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共同守护家园

" 我们驻守干部工作队通过社工委,搭建了‘楼院长微信群’等服务平台,与社区干部、居民群众加强沟通交流,既做到了‘身入’,更做到了‘心入’。" 敦煌路街道柳家营社区驻守干部工作队队长闵雯说。

驻守社区以来,闵雯和工作队同伴们组建了由驻守干部、退役军人等组成的 18 支 " 小兰服务队 ",将辖区分片管理,责任到人,开展精准防控。他们不仅是疫情防控的 " 守门员 ",还是政策解读的 " 宣传员 "。

今年以来,兰州市组织市县两级 1.2 万余名机关干部到居住地社区常态化驻守,引导辖区内各类单位主动融入社区 " 大家庭 "" 大平台 "。机关干部投身社区一线,全力服务居民群众,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了解部门工作在基层的落实情况,既在共治共建中服务群众,又在实践实战中锤炼干部队伍。

面对疫情突然来袭,如何高效开展疫情防控成为对 " 社工委 " 运行效能的重要检验。依托 " 社工委 " 机制,兰州市各社区驻守干部和各方共建共治力量迅速进入 " 抗疫 " 状态,齐心协力奋战在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建立完善 " 网格发现、社区呼叫、分级响应、协同处置 " 的快速响应机制,以实际行动构筑了社区防控坚强堡垒。

" 任凭高温疫情重,勇往直前冲前阵;起早贪黑无怨言,只为百姓保平安;送吃送喝情义重,疾风骤雨显真情。" 有感于驻守干部夜以继日的付出,雁西路社区退休老人范月媛写了这样一首诗,立即引起社区居民的共鸣,大家纷纷点赞转发。

雁西路社区辖区面积大、小区多,其中还有三个城中村社区,人员结构复杂。驻守干部工作队和社区 " 社工委 " 调研沟通后,将辖区 16 个小区划分为 10 个网格片区,189 名驻守干部统一编入网格片区,并根据工作特长 " 定人定岗定责 ",明确各自包抓的单元户数和居民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疫情防控政策宣传、来兰返兰人员排摸、居民基本生活物资保障等工作,受到社区居民一致好评。

凝心聚力抗击疫情、全力服务居民群众,兰州市各社区全面提升服务效能,依托 " 小兰帮办 " 社会治理智慧平台,精准配置民政、教育、就业等高频便民服务应用 142 项,全面推动 " 不来即享 " 模式,为疫情防控、社区治理提供了 " 智力支撑 "。

与此同时,兰州市充分发挥 " 社工委 " 平台优势,聚合社会组织力量,大力培育社区服务类、公益慈善类、文体活动类、专业调处类等社会组织,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人才联动。聚合志愿服务力量,探索建立 " 民警民兵民宗 " 三民联勤作战样式,增强应对疫情处置、应急抢险等突发情况的能力。聚合社区居民力量,依托社区协商议事室等议事说事平台,畅通民情热线、民意信箱等诉求表达通道,定期开展 " 居民说事 ",带动辖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真正打造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总策划:刘立山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晨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相关标签

统筹 酒泉 志愿者 退役军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