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9-30
“十年创业,我见证了兴化大闸蟹爬上更多人的餐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顾秀文 记者 毛晓华 文 / 摄)9 月 29 日凌晨,37 岁的倪晓晨从镇江扬中回到了泰州兴化安丰,这一趟他进了价值 3 万多元的螃蟹,每年国庆前后螃蟹大量上市,也是倪晓晨最忙的时候。2006 年,倪晓晨被家人安排进了工厂,此后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家乡特产螃蟹创业,他也加入其中,从学徒做起,终于在 2012 年有了自己的第一家店。此后 10 年,迎着乡村振兴春风,倪晓晨的生意越做越大,如今已经在镇江、泰州两地有了三家店。谈及未来打算,他说,希望拥有自己的品牌,把包括兴化大闸蟹在内的众多兴化特色农产品送到更多市民餐桌上。

△倪晓晨

放弃稳定工作创业,他说年轻人要奋斗

倪晓晨出生在泰州兴化安丰,这里是江苏地势最低洼处,俗称 " 锅底洼 ",其间水网密布、河道纵横,是名副其实的水乡。由于当年交通不便,当地人的就业选择不多,要么搞养殖,要么去工厂打工。

高中毕业,倪晓晨考取了苏州一所职校,学习计算机。刚上大一,家人却把他叫了回去,原来是当地一所大企业招工,这家企业工人有近万人,能进去就意味着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

因机会难得,家人经过商讨,决定中断倪晓晨的学业,进工厂上班,而这也成为他一辈子的遗憾。" 当时家庭困难,想着能早点为家庭减轻负担,只能做出那样的选择。" 就这样,21 岁的倪晓晨进入工厂成为一名计量员。

倪晓晨内心的创业梦,源于三年后的一次聚会。那次,倪晓晨遇到了几个儿时的玩伴,他惊奇地发现,几个人都不约而同从事起螃蟹生意。

原来,得益于国家经济发展,老百姓生活品质提高,螃蟹成为越来越多老百姓日常餐桌上的美味,而拥有大量水面的兴化靠水吃水,鼓励养殖螃蟹,不少人走上养蟹卖蟹的创业路。

这次聚会在倪晓晨的心中有了一丝涟漪,他觉得,自己不能就这样在工厂干一辈子,年轻人就应该奋斗。

△螃蟹养殖让兴化农民走上致富路

政府搭台,他赶上了乡村振兴风口

虽然遭到家人的一致反对,但倪晓晨认定了这条路。他决定先去螃蟹店里做学徒。

兴化当时有一家大闸蟹卖得很好,还在外地开了专卖店,但因为远离家乡,很多员工不愿意去。倪晓晨主动上门毛遂自荐当学徒工,只要包吃住,工资老板看着给。他顺利在盐城大丰一家专卖店做起了学徒工,每天的任务就是负责扎螃蟹、打包,工资 1500 元。不少认识他的人都笑他傻,放着工厂 3000 多元的工资不要,现在出来又苦又累不说,钱还少了一半。

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倪晓晨总是笑笑不说话,就这样一干就是 3 年,期间他学会了怎么在外地开店,螃蟹如何推销买卖等技巧。但对于源头收购、挑蟹这些还是一知半解。

很快,机会来了,倪晓晨表哥韩晓伟在安丰开了一家精品螃蟹批发店,专做螃蟹批发,邀请倪晓晨到店里帮忙。

螃蟹批发与专卖店卖是两个概念,收螃蟹常常是夜里加班,最忙的时候,夜里基本不睡觉,先从蟹农那边收到货,随后又要安排发货到各地。

就这样,前后六年,倪晓晨不但将螃蟹从收购到开店、买卖整个流程都弄得非常熟悉,而且还积攒了 5 万元,这也成为他第一家店的起始资金。

" 那几年也是兴化螃蟹发展最快的时候。" 倪晓晨说,他见证了兴化螃蟹如何一步步打响了全国的知名度,因有了政府的大力扶持,那时候兴化人把螃蟹专卖店开到了全国各地,仅他们村就有人在武汉、杭州、上海等地开店,因为生意好,回来后又带着亲戚朋友出去,最终兴化大闸蟹可谓遍地开花,这又间接助推了兴化螃蟹的知名度。

一组数据也印证了倪晓晨的话,兴化已连续十多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淡水鱼产量稳居江苏第一,拥有兴化大米、兴化大闸蟹、兴化大青虾、兴化香葱等 9 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名副其实的粮食大市、水产大市。

△兴化大闸蟹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打响农产品品牌,成为兴化农业的 " 头等大事 "。2020 年 8 月 28 日,现任兴化市委书记、时任兴化市长方捷到农家灶台直播 " 酱烧六月黄 ",邀请网友到兴化品蟹赏景。" 兴化大闸蟹 " 高铁冠名首发上海虹桥高铁站," 足斤足两足够肥 " 的广告语蜚声沪宁线。

△现任兴化市委书记、时任兴化市长方捷(中)直播卖螃蟹

政府的搭台,又进一步帮助了倪晓晨这一批螃蟹创业者。

△如今在兴化,越来越多的人走上创业路

10 年开三家店,他见证大闸蟹助力农民致富

在整整蛰伏了 6 年之后,看到政府大力推广螃蟹,倪晓晨心中创业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一次朋友聚餐,在镇江扬中开店的老乡说他的螃蟹专卖店想转让,两人一拍即合,倪晓晨也拥有了人生第一家螃蟹店。

" 做生意和做人一样,不能把利益看到第一位,要诚信。" 这是倪晓晨给自己定下的规矩。

果然,店铺开业后,由于诚信经营加上螃蟹质量有保证,当年就赚了 20 多万元。

2020 年,倪晓晨又和朋友一起在泰州开了一家卖螃蟹和礼品的店,复制了扬中第一家店的模式。

得益于这些年兴化大闸蟹知名度越来越高,倪晓晨的螃蟹通过快递送到了全国各地。

据统计,兴化如今年产优质河蟹 7 万吨,产量居全国县级首位,成为了 " 中国河蟹之乡 ",这一切,倪晓晨看在了眼中,他认定,兴化大闸蟹的未来一定会更好,于是,今年,他在扬中的第二家店也顺利开业,走上了快速扩张的道路。

△倪晓晨查看今年螃蟹质量

与此同时,今年 9 月泰州召开 " 奋进新泰州,建功新时代 " 乡村振兴专题新闻发布会,兴化市副市长王晓秋在会上宣布,未来五年将放大兴化 " 中国河蟹之乡 " 优势,建设总投资 20 亿元的兴化国蟹交易市场项目,打造中国最大的一站式全要素河蟹交易集散基地。

这一目标的确定,让倪晓晨这样众多在外拼搏的兴化人欢呼雀跃,坦言他们赶上了好时候。

不仅仅是在外拼搏的人,留守在老家的农民们也过上了好日子。据统计,2021 年,兴化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25835 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 10.89 亿元,比 2012 年的 11827 元、5.17 亿元翻了一倍多。

倪晓晨说,自己是赶上了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 10 年,人民生活品质提高了,小日子越过越红火,对螃蟹这类美食的需求也提高了。未来希望打造自己的专有品牌,把包括兴化大闸蟹在内的众多兴化特色农产品送到更多市民餐桌上。

( 部分图片为通讯员供图 编辑 高淼)

相关标签

泰州 乡村振兴 镇江 盐城 就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