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夏夜,汕头内海湾灯光旖旎。
1932 年在汕头那一夜,却让交通员熊志华一宿难眠。他的枕头里,藏着从上海带来的电台零件。
20 世纪 30 年代的汕头商贾云集,华洋杂处之下却暗流涌动——白色恐怖非常严重,地下组织受到严重破坏,革命形势非常严峻。
在如此危急的情势下,熊志华为何单骑闯汕头?又如何平安护送电台零件到中央苏区?近日,羊城晚报记者来到汕头重走中央红色交通线,从交通员熊志华的回忆录里重回 90 年前的惊魂一夜。
熊志华
出发:
先买两瓶 " 饼干 "
1932 年,国民党发动了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军事 " 围剿 "。各级党组织和红军各部队对无线电台等通讯器材的需求更为迫切。在敌人的严密包围、重重搜查下,千方百计搞来的电台想要带到苏区绝非易事。
当时,熊志华在上海党中央秘书处工作,负责各根据地间交通站的联系是他的职责之一。熟悉路线的他接到组织的任务——亲自把电台带到中央苏区。
老式收音机、电台设备及其零件(图源:《汕头红色交通站》)
关卡重重,要怎么走?1930 年秋,中共中央交通局开辟了 " 上海 - 香港 - 汕头 - 大埔 - 永定 - 江西中央苏区 " 地下交通线。这条约 3000 公里的海路、陆路、山路,是中央苏区与外界联络的重要通道,其中汕头交通站是由中共中央交通局建立的直属绝密交通站。
熊志华要走的,便是这条路。
绝密,就是绝对安全吗?不。这条交通线成为 " 唯一 ",只因其他交通线或被敌人发现,或被叛徒出卖。3000 公里的山海路,须得处处打起十二分精神。
临行前,熊志华和时任中央交通局副局长陈刚(化名刘作抚)进行了周密分析:沿途可能出现哪些情况?如何联系?注意事项有哪些?
随后,熊志华去了趟百货公司,买了两听 5 磅的瓶装饼干。回到家,他把饼干从瓶中倒出,放入电台零件,再在上层铺饼干。他把两瓶 " 饼干 "、罐头及糖果等分成两包礼品,写上托交汕头某亲友、老板字样,扮作商人、坐船赴汕头。
留宿:
未见同志先戒严
抵达汕头,一路平安。在汕头码头,敌人没有搜查出什么。当时汕头市中心距离码头不远,熊志华在码头附近的南京旅店留宿,准备次日清晨搭火车前往潮州。
晚饭前,他在街上转了转,观察地形和周围情况,还买了个当地特产竹枕头。回到旅店、吃过晚饭,派来接应的同志迟迟未到,街头巷口却多了军警特务——戒严了。
如今坐落于汕头怡安街的南京旅店旧址
旅店伙计小王提醒客人早点休息别上街,听说要抓一个外面来的共产党。熊志华虽然内心万分焦急,但仍不露声色地对伙计说:" 这和我们做生意的没关系。" 回到房间后,熊志华把电台零件从饼干瓶中挪到刚买的竹枕头里,放在床上,和普通的旅馆枕头没什么两样。
晚上八时许,一批警察冲进旅馆,挨个搜查房间。问罢出发地、来由、姓名、籍贯后,警察们搜起熊志华的饼干瓶、糖果,翻了下铺盖,一无所获后抓了两把糖果,骂骂咧咧地走了。
晚上十时许,熊志华刚把 " 残局 " 收拾好、关灯上床休息,宪兵司令部又来翻箱倒柜。伙计站在一旁说警察局已搜查过,一名宪兵反骂:" 要是查到送电台的共匪,先拿你这个伙计开刀。"
两番折腾后,熊志华陷入对当前形势的思考:" 宪兵队为何会提到电台?任务是否暴露了?"
转运:
热心伙计帮大忙
正在此时,伙计小王轻声敲门问候,建议熊志华可以把铺盖、箱子收好,并主动提出:" 他们不搜查旅店栈房,可以放到那边,明天再送你上车站,省得再乱翻。" 熊志华趁此机会,把 " 枕头 " 连同其他行李一起转交。
深夜零时刚过,又进来三名便衣特务搜查。
" 从上海来吗?"" 做什么事?"" 有货单吗?" 特务问道。
熊志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货单、收据、发票沉着应对。
" 没带伙计来吗?"" 最近上海股票行情如何?" 特务步步紧追。
" 听说在上海,学生和市民都要求抗日是吗?" 特务试探着问。
熊志华心想:主张一致对外、团结抗日就会被加上 " 赤化分子 " 的罪名严厉镇压,当然不能上当。便说:" 我们小商人安分守己,只想赚点钱,这些战事我不大清楚,也管不了那么多。"
特务一时语塞。三人拆开熊志华的衣服线口,凿开瓶瓶罐罐搜查,直到凌晨二时许。
" 还好提前取出了电台零件。" 熊志华暗自庆幸。
一夜无眠,派来接应的同志始终未露面。天一亮,熊志华马上离开旅店,赶往火车站,向潮州进发。这些电台零件,虽一路经历重重波折,但在交通员们的舍命保护下,最终平安抵达中央苏区。
来源 | 羊城晚报 · 羊城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