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10-03
长假遇上非遗,这群年轻人古运河边体验“文人香”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顾潇 文 / 摄)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越来越多的传统非遗技艺赢得了年轻消费者的青睐,成为了新时代的 " 网红 "。这个国庆长假,不少年轻人跟着扬州文人香非遗传承人王其标,一起采集香料、制香,在袅袅香气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非遗传承人王其标带领年轻人采集柏树子

" 柏树子一定要选择这种外皮还带一点青色,没有裂开的。"10 月 3 日,扬州的天气已经接近 38 摄氏度,但王其标和一群年轻人在古运河边认真地收集柏树子。" 柏树子是从古至今最流行的香料之一,材料随处可见,堪称‘国民熏香’。" 王其标告诉记者,制香所用的柏树子一般采用各地都比较常见的侧柏果实。虽然不名贵,但是 " 柏子香 " 是文人雅士非常喜爱的香料," 宋代大文豪苏轼就比较喜欢柏子香,他曾在古诗《十月十四日以病在告独酌》中写过:铜炉烧柏子,石鼎煮山药。" 王其标告诉记者,按照古方记载,九月底至十月初是采摘柏树子的最好时节,用这个时候采摘的柏树子制香,味道会很醇厚。" 苏轼十月十四日写得诗,正好是把柏树子炮制成香的时候。"

谢博一是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的大三学生,当天她也来到古运河边跟着王其标,一起学习香料的知识。" 我非常喜欢制香,一有时间就跟着王老师学习。" 就读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谢博一对制香文化情有独钟,上大学后已经连续多个假期跟着王其标学习制香技艺。

△制香的部分香料

走进王其标的工作室,推开门一阵阵淡雅的药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藿香、苍术、沉香 …… 一瓶瓶已经研磨成粉的香料摆满了一整面墙。" 目前经常用的香料已经达到四五十种,这些都是我们寻访各个香料原产地得来的。" 王其标告诉记者,扬州并不是香料的产地,为此他们走遍全国寻找各种香料。每一种香料,只有在最好的产地,才能孕育出最佳的香气。

王其标是扬州宝应人,他从一所高校的金融专业毕业后,便创业开办了一家文创公司。在 2003 年接触到制香后,王其标对它彻底着了迷。王其标遍访名师,从 2010 年开始就专门致力于扬州香文化的探究与复原,成为一个 " 复原 " 扬州文人香古香方的非遗传承人。

在工作室里,王其标带着谢博一等人,用开水对刚刚采集的柏子进行炮制、晾晒," 大概两周左右就可以晒干,研磨成粉使用。" 王其标告诉记者,目前他已经使用柏子香复原了禅悦香、龙蛰香等多个香方。" 我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

(编辑 陈海静)

相关标签

苏轼 扬州 名师 汉语言文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