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够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我倍感荣幸。二十年前入党的那一刻,我的初心就是做好科技创新,报效祖国。未来,我将继续为全国防汛减灾、洪水预警预报及智慧水利、智慧应急作出更多的贡献。"9 月 26 日,贵州东方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李胜向记者说。
他是爱专研的科技工作者。2002 年,李胜参与研发设计了一款渠道辅助设计系统,使原本需 50 个人花费一年时间完成的渠道设计图,只需要一个人用一周时间即可完成。此举被水利部点评为 " 山沟里飞出了金凤凰 "。
之后,李胜带领团队打造了集气象、洪水分析和监测预警功能于一体的 " 东方祥云 " 大数据平台。这个平台在 2015 年云上贵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中,从 8615 个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最高荣誉 " 云端大奖 "。2017 年 10 月 22 日," 东方祥云 " 科技成果通过了由刘先林、王浩、王超三名院士及本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审组的评审,评审意见指出 ," 东方祥云 " 技术在无资料地区洪水预报、全球通用洪水预报模型的建立、防灾减灾调度平台的研发等多方面具有创新性,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如今," 东方祥云 " 只需要 2 分 20 秒即能实现全国 52 万条中小河流计算断面 72 小时洪水预警预报。
他是用科技报效祖国的企业家。2019 年,李胜接到了来自国家应急管理部提出的紧急要求,要在主汛期来临前,开发完成全国 " 防汛抗旱态势分析系统 "。在李胜带领下,全公司连续 40 余天日夜奋战,李胜本人更是几乎没有睡过一个整觉,最终圆满完成任务,系统及时上线应用,为全国防汛抗旱工作实现 " 智慧 " 决策提供全方位支撑。目前,这个系统已为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02 个市、1786 个县的政府部门提供防汛减灾服务。
今年 9 月 5 日 12 时 52 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的 6.8 级地震,立即触发 " 防汛抗旱态势分析系统 ",系统接收到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地震信息后,在 18 分钟内向应急管理部等相关单位发送了地震中心周边 5 公里、10 公里、20 公里、50 公里不同范围内的水利工程、学校、危险品企业、重大危险源、医院、救援力量、物资仓库等重要设施相关信息。对该区域的实时雨情、水情以及未来 3 天的区域降水预报进行综合分析,为后续抗震救灾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他是用科技为祖国防灾减灾拉起安全网的党员。"20 年前,我光荣入党,初心一直未变。如今,通过我们的平台和系统,为祖国构建起了一层防灾减灾网。" 李胜说。
每年汛期,他都 " 定居 " 在办公室,因为要通宵查看洪水数据,或是响应应急、水利等政府部门的紧急通知,整理分析数据、修改设计新的预警系统等,维护着这张网的广度、速度和精度。
其实,李胜的研发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因为公司研发经费捉襟见肘、缺乏人才,李胜陷入困局。他多方筹集资金,四处招揽人才,在保证公司正常运转下,将资金全部投入到项目研发中,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靠什么坚持?李胜说,防汛抗旱关系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的事情,为此奋斗是党员的荣誉。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难题都将被攻破,李胜和他的团队也将继续在科技助力防灾减灾的道路上继续奋斗。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王丹丹
编辑 王欣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