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庄剑翔)扬州瘦西湖之畔,有一处高坡,名蜀冈西峰。这里绿植环绕,风景宜人,是扬州市民拍照打卡的好去处。虽然蜀冈是一处天然绿肺,却鲜有人知,它从唐朝开始就已经是文人墨客们的 " 网红打卡地 " 了。它不但引来了苏轼等大家,还与隋炀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今的蜀冈西峰
近日,扬州《双桥街道志》成稿,志书中记载了蜀冈西峰千百年来背后的故事。
志书中提到,史料记载,蜀冈西峰曾经有着另外的名字:宫人斜(一名宫人冢)。这个名字的由来与隋炀帝杨广有关。有传说称,杨广登帝位之后,曾三下扬州巡幸,每次均携百官群僚、数千宫妃,乘龙舟,浩浩荡荡沿大运河南下。龙舟前行,隋炀帝要强征来的一千 " 御脚女 " 赤着脚,拉挽着纤绳,在两岸牵船前进。到达扬州后,无数 " 御脚女 " 因饱经辛劳和折磨,迭有死亡,死后均葬于此。加上此地是一片由高渐低的斜坡,故称 " 宫人斜 "。唐代诗人窦巩诗云:" 离宫路远北原斜,生死深恩不到家。云雨今归何处去?黄鹂飞上野裳花。"
乾隆《江南通志》中记载:" 在府城西吴公台下,一名玉钩斜,亦名宫人斜。" 乃隋葬宫人处。《通志》中所说的吴公台,便是当年扬州城西北,今蜀冈西峰一带。而 " 玉钩斜 " 一名,则因当时此地在傍晚时可见草木如疏,新月如钩而得名。
文史专家黄继林介绍,虽强征民女拉船是传说,但此处确实埋葬了当年死去的宫人,他们因北人南来,不服水土,因此死亡率高。
△如今的蜀冈西峰
唐代时,李夷简镇守扬州,特在此建了一座 " 玉钩亭 ",以示对这些宫人的同情与纪念,古文大家皇甫湜特作《玉钩亭记》以应和,从此 " 玉钩斜 " 便声名远播。古往今来,诸多文人大家都在此留下了足迹。
宋代时,苏轼任扬州太守,寻访遗踪,亭不复存,路亦难辨,致有 " 路失玉钩芳草合 " 之叹。清初,吴梅村路经扬州也曾在此逗留,咏叹出 " 玉钩斜畔泣婵娟 " 的名句。长洲才子尤侗,曾为此写了一篇缠绵悱恻的《玉钩斜赋》,现代文学家郁达夫来扬州也曾专门到此寻觅历史遗踪。
《双桥街道志》写道:今蜀冈西峰,高柳平田依然可见,新月如钩常可寓目。惜 " 宫人斜 "" 玉钩斜 " 名、址已鲜为人知。
(编辑 蒋文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