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病房、手术台前、乡镇卫生院 …… 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全国近 1400 万名卫生与健康工作者支撑起世界最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总医院便民门诊窗口,群众在咨询特殊病种报销情况(2022 年 1 月 14 日摄)。新华社发(许琰 摄)
走进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总医院一楼大厅," 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 一行大字跃入眼帘。在这里的慢性病管理中心,系统正在对全区十几万居民的健康数据进行动态分析、评估,并根据病情进行差异化管理。
三明医改,全国闻名。2012 年以来,这里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切入点,在市、县、乡、村统筹推进医药、医保、医疗 " 三医联动 " 改革,体现了人民至上、敢为人先。
" 这些年,群众感受最直观的是药价降了、医保报销多了、看病方便了、健康更有保障了。" 沙县区总医院党委书记万小英深有感触," 面对群众的新需求,我们要想方设法当好健康‘守门人’,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卫生健康体系,我国卫生健康事业从 " 以治病为中心 " 向 "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 转变,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江苏省镇江市世业镇,浩浩长江中的 " 一座小岛 "。过去,全镇约 1.4 万名群众 " 既怕病要命,也怕交通要命 "。
这是江苏省镇江市世业镇卫生院(2020 年 8 月 20 日摄)。新华社发(胡小忠 摄)
在世业镇卫生院,健康小屋里的一张照片记录着 2014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前来考察时的情景。"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卫生院院长胡小忠说,这些年来,我们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谨记在心,努力建设现代化卫生院,争做示范,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好的基本医疗服务。
卫生院与镇江市级医院联动设立 " 全科—专科联合门诊 ",市级医院专家定期来岛上服务;成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走村入户定期开展居民健康管理干预工作;成立视频会诊中心,遇到疑难杂症,随时能与省、市级医院开展多学科的 " 云会诊 "…… 如今,世业镇居民在卫生院门诊就诊率达到 83.7%,一年门诊量有 5.67 万人次。
放眼全国,一组组数据也勾勒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十年飞跃:90% 的家庭 15 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 13.6 亿,孕产妇、婴儿、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
9 月 28 日,湖北武汉,在 " 奋进新时代 " 主题成就展湖北展上," 人民英雄 " 张定宇的国家荣誉称号证书引人瞩目。
疫情发生后,张定宇冲锋在前身先士卒,带领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干部职工,共救治 2800 余名新冠肺炎患者,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作出突出贡献。
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动身前往北京前,张定宇心中满是使命感:" 以身许党,将以坚忍执着的理想信念,为党和人民的卫生健康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
建设健康中国,一个都不能少。
诊断难、治疗难、费用高,曾经让全国 2000 万名罕见病患者身陷困境。如何为他们带来希望之光?
嘉宾在北京协和医院学术会堂举行的《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 年版)》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2019 年 2 月 27 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作为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的国家级牵头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致力于不断推进破解罕见病防治难题的 " 中国方案 "。最新信息显示,由北京协和医院负责建设的中国国家罕见病注册系统目前已建立 200 余个罕见病研究队列,登记近 7 万名罕见病患者," 一站式救治方案 " 让患者平均确诊时间从以往的 4 年缩短到不到 4 周。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中国罕见病联盟副理事长张抒扬说:" 医者每前进一步,就能多救一批患者!大医为民的情怀,就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医者仁心,护佑生命。不管在战 " 疫 " 一线,还是回归到常态化的科学研究和医疗诊治,党的二十大代表张伯礼院士始终满怀激情。
张伯礼说,中医药传承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活态传承,要让这一中华文明瑰宝代代相传,传承人要持续学习中医经典,同时博采众长,切实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将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整理升华以利后学,更好为人民健康服务。
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是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必须一以贯之的基本要求。要用精湛的医术挽救更多病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肝胆胰外科医学部主任刘荣几十年如一日,在肝胆胰肿瘤治疗领域攀登医学高峰。
" 老师吴孟超九旬高龄依然坚守在门诊和病人的病床前,这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做备受尊敬的‘大’医生,不仅要医术精湛,更要时刻把患者装在心里,不断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贡献。" 刘荣说。
"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 ——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党和国家重视人民生命健康的郑重承诺,也是医务工作者的根本遵循。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广大医务工作者牢记嘱托,弘扬 "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 " 的精神,正奋力书写守护人民健康的新篇章。
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天乡路社区居民家中,家庭医生杨静(右)在询问居民叶茂群近期的身体情况(2022 年 5 月 18 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在山东省枣庄市妇幼保健院儿童 ICU 病房,医护人员为完成靶向治疗药物诺西那生钠的 4 岁脊髓性肌萎缩症患儿加油鼓劲(2022 年 1 月 1 日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是我国首个获批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进口药物,2019 年进入中国市场时,每针价格近 70 万元。在 2021 年国家医保目录药品谈判中,以 3.3 万元每针的价格进入新版医保药品目录。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在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医生在做手术(2022 年 9 月 10 日摄)。新华社发(王克贤 摄)
安徽省明光市中医院医生在病房查房(2022 年 10 月 2 日摄)。新华社记者 曹力 摄
医务人员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高铁站核酸采样点为旅客进行核酸采样(2022 年 9 月 10 日摄)。新华社发(卢忠南 摄)
来源:新华社
记者:陈芳、董瑞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