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内很多城市都在争夺电商之都时,位于浙北的杭州和苏北的宿迁是两个例外,但是两座城市又是完全迥异的两种模式。杭州背靠义乌金华小商品产业带,打造千万商家云集的电商平台亦在情理之中;宿迁没有这样的先天优势,在京东没有打出一片天地之前,宿迁与电商很难找到关联。
然而根据宿迁市 2021 年的数据,宿迁网络零售额达到 550 亿元,电商产业相关从业人数超过 60 万人,而宿迁总人口还不到 500 万,也就是说,每 9 个人就有 1 个人从事电商产业,当地平均每秒钟有 18 件快递从宿迁发出 ……
电商 " 滚雪球 "
宿迁与电商的第一次接触来自于京东在宿迁建设的客服中心。早在 2009 年,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过后,京东好不容易拿到了融资,就决定在宿迁这样一个投资人根本没想到的地方建设集约式客服中心,这完全是刘强东的意见。
在这之后的十几年里,新建的客服中心已经可以容纳上万人、代表京东物流基础设施最先进能力的 " 亚洲一号 "、京东自建的第一个数据中心——华东数据中心、聚集了科技研发和培训基地的京东云小镇 …… 截至 2021 年底,前前后后多达 15 个投资项目、26 个合作项目落户宿迁,这也让宿迁的电商产业不止是依赖于数据和流量,而是根植在一大批具备实体基因和数字能力的新型实体企业基础上。
京东的投入也产生了带动效应,在京东客服中心打下了人才供应、业务培训和标准设立的基础后,又有小米、360、网易、百度、当当、途牛等一大批互联网企业陆续将客服中心落地在宿迁,目前,宿迁当地的客服人员数量已经达到三四万人。
随着大量从事客服、物流、技术的年轻人云集宿迁,也为宿迁发展电商产业奠定了人才基础。根据宿迁市政府在 2020 年的一份统计数据,从 2017 年到 2019 年三年多宿迁共计返乡就业创业 35.28 万人,在外务工人员由最高峰时的 110 万人,降到 58 万人。
作为第三产业的电商崛起之后,也带动了当地一二产业大受裨益。宿迁当地政府在 2018 年就开始打造的 " 宿有千香 " 农产品区域共用品牌,将其打造成为一个具有品质的农产品品牌,不仅利于品牌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农户增收。最近几年来,宿迁的籼米、骆马湖的霸王蟹乘着电商的顺风车打开了全国市场。
电商产业也成为宿迁第一个千亿级的产业。根据当地政府今年的规划,预计 2022 年全是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超过 2200 亿元。
数字 " 新动能 "
电商只是开启了宿迁迈向数字时代的大门。在今年宿迁市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当地政府提出要在今年重点统筹推动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生态体系建设,以数字化引领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2021 年 1 月,宿迁市联合京东科技以 " 一屏观全城、一网管全城、一端惠全城 " 为目标,探索出具有宿迁特色的 "1334+N" 新模式,即建设 1 个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聚焦社会治理、民生服务和数字经济 3 大领域,通过综治、城管、应急三网融合,构建大综治、大城管、大应急、大交通四大治理格局,并创新 N 个智慧应用。
今年 7 月,宿迁市政府依托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平台,又将 "1334+N" 的系统架构全面向县区进行延伸,实现了市域治理由 " 一网管全城 " 向 " 一网管全域 " 纵深迈进。9 月 1 日,京东云技术支持的 " 宿迁市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 " 项目获得了 2022 IDC 中国未来企业大奖优秀奖 " 未来智能领军者 "。
如今,借助数字技术赋能的城市运行管理,城市机械化保洁效能、公厕建管标准、垃圾分类水平稳步提升,路灯亮灯率、公共自行车使用率、公共停车场周转率进一步提高 …… 城市环境的改善也进一步提升了当地打造新产业的营商环境。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城市治理的深度融合,对于每一座城市而言都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宿迁市也给自己确立了新的目标," 打造苏北数字经济高地,年内‘大数据 + ’产业实现产值 160 亿元。" 而宿迁与京东之间上演的城市与企业共融共生、互相成就的传奇,仍在继续。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