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2022-10-12
15时45分,开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今天(12 日)15 时 45 分," 天宫课堂 " 将再次开启,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将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面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

" 天宫课堂 " 自推出以来已经成功举行两次太空授课," 天宫课堂 " 是怎么备课的?本次 " 天宫课堂 " 与以往有何不同?什么样的实验项目才能入选?一起来了解。

" 天宫课堂 " 第三课

具体课程有哪些?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将继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3 名航天员将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 " 懒 " 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旨在传播普及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 天宫课堂 " 如何备课?

据 " 天宫课堂 " 授课专家组成员、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陈征介绍,包括航天系统的专家、高校教师与科研人员、中小学老师等在内的多个领域的专家参与 " 天宫课堂 " 备课。" 天宫课堂 " 开课前,航天员需要反复测试保证实验效果,他们把测试结果反馈给地面的专家组,对内容进行反复确认和沟通。大家看到的授课内容只有几十分钟,但实际上准备过程很长。

本次 " 天宫课堂 " 与以往有何不同?

本次 " 天宫课堂 " 的 " 讲堂 " 在以往天和核心舱的基础上,新增了问天实验舱," 太空教师 " 的活动范围更大了,相应在直播当中用到的摄像机机位和保障设备变得更多,地面调度的操作也更加复杂。

" 天宫课堂 " 的直播信号主要通过 " 天链 " 中继卫星回传到地面。在这次的太空授课中,飞控团队也首次采用双中继卫星分别跟踪的方式,确保图像话音稳定回传。" 一颗天链中继卫星跟踪问天实验舱,另外一颗中继卫星跟踪天和核心舱,两个跟踪弧段有交叠。首先问天实验舱进行图像话音的下传,然后在中间两个星的搭接弧段,择机进行图像话音的切换。"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信调度原旭东说。

为确保回传到地面的图像话音稳定流畅,科技人员也制定了周密的方案预案。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信系统工程师孙宇介绍," 在设备层面,图像和话音传输都采用主备份的实施方案,在链路传输上也采用专线和联通线路的双备份方式。此外还采用央视光端机作为第三路由,进一步提高图像话音质量和传输的可靠性。"

什么样的实验项目

才能入选 " 天宫课堂 "?

据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员训练教员石玉生介绍,在选择实验项目时,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天地的现象差异一定要显著;

科学原理要清晰;

视觉效果要好,要具有传播性,能够起到真正的科普效果。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卫星 中国空间站 北京交通大学 航天员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