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庄剑翔)在扬州邗江,曾经有这样一座有口皆碑的油坊,名叫徐家油坊。存世 200 多年中,它不但产品过硬,更是经常帮助邻里、赈济灾民。它虽然已歇业数十年,但当年的街坊回味起来,依旧称赞不已。近日,扬州邗江《邗上街道志》成稿,记录了徐家油坊的故事。
志书记载,徐家油坊始于清代雍正年间(1731 年),坐落在扬州西郊七里甸街偏西头,油坊的主人什么时候办,从什么地方来,七里甸人记不清了,只知道开始的时候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作坊。
到 1917 年时,油坊已经财源滚滚、家业兴旺。徐家在当地买了 25 亩地,建成了两个会客厅,三个存料仓库,一个购料过秤评级的厂房,三个榨油操作间,以及沿街院墙 12 间家人生活房,北院墙边建 16 间工人休息生活房。在油坊西苑的敞篷厅里,摆放着油缸和各种生产工具,院墙内小青砖铺成的小广场,旁栽梧桐,形成甬道,通向大厅和库房,正面朝南,建有高高的门楼。
徐家油坊缘何能从一个小作坊做到如此规模?这和他们做人、做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油坊奉行 " 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 八个大字,规定油坊一律生产纯豆油,不掺杂、不掺假,每块豆饼都得过秤,只准超过 10 市斤,凡不足 10 市斤的,立即用榔头砸碎,做零售价处理。
渐渐地,徐家油坊成了名副其实的 " 诚信企业 "。扬州、高邮、滁州、镇江、泰州等地,都有顾客慕名来打油。不论江南江北,凡销售徐家油、豆饼的,只要货船一靠岸,招牌一挂,消费者纷至沓来,排队打油,抢购一空。别的油坊遇到灾年亏本,而徐家油坊年年盈余。因此,油坊在附近多地都设立了销油点,类似现在的 " 连锁门店 "。
1927 年左右,山东、徐州一带闹水灾,受灾的当地百姓纷纷南下。徐家吩咐佣工开仓放粮,用大锅煮粥,赈济灾民,最多一天领粥人数可达六百余人。除此以外,徐家也经常为街坊邻居排忧解难,但凡有困难的,徐家能帮一定会帮。
十年后,徐家资金逐渐短缺,经营日益艰难,只好将设在扬州城区、姜堰、高邮、泰州的销油点撤回来,只在七里甸街上销售零星油为生,但这依旧挡不住大家对它的好评。《邗上街道志》评价:在老一辈人记忆中,徐家的油品像人品,人品又像油品,质朴、单纯。
(编辑 陈海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