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石排镇位于东莞市东北部,是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是松山湖功能区 "1+9" 统筹发展镇街之一,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卫生镇、国家园林城镇、广东省通信部件专业镇等称号。目前,石排镇已迈上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赛道,全面铺开了镇中心区和专精特新产业园区 " 两区 " 建设,从 " 生态石排、文化石排、创新石排、幸福石排 " 四个维度赋能,全力打造 " 生态文化古城,专精特新名镇 " 城市名片,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022 年上半年实现 GDP90.97 亿元,同比增长 4.6%,增速位于全市镇街第 2 位,1 月至 8 月规上工业增加值 75.66 亿元,同比增长 9.4%,增速位于东莞市镇街第 1 位;1 月至 8 月村组两级总收入 3.73 亿元,同比增长 14.8%,纯收入 2.61 亿元,同比增长 20.6%。
" 生态石排 " 水碧岸绿品质优良
秋高气爽,石排各大公园、生态旅游景观绽放着独特的美丽。在海仔湖公园,一群白鹭在湖中小岛及周边觅食栖息,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到了每年 3 月鲜花绚烂的樱花季,游客来此拍照散心,花光水影间一片欢声笑语,海仔湖公园成了网红打卡地。石排十分重视生态环境打造,对海仔湖公园进行景观、植物等全面提升,而今海仔湖公园环境优美、景色怡人,是展示石排镇生态文明的重要窗口。
石排镇生态环境优美,燕窝湿地公园、下沙湿地公园环绕。拥有 14.5 公里东江沿岸线,14 公里临江绿道贯穿全镇、鲤鱼洲岛、东江沿岸、木兰园、潇湴湖、海仔湖等 " 一洲一岸一园两湖 " 生态旅游资源遍布全镇,水域面积 839 公顷,约占全镇面积 17%,4 个国考断面及镇内 16 条河涌水质稳定达标,空气质量指数排名稳定全市前茅。石排镇正大力推进约 5 平方公里的镇中心区和专精特新产业园区 " 两区 " 建设,以水为脉、以绿为轴,在镇中心区规划建设 4 个城市公园和 11 公里绿道、环 " 两区 " 生态水系,专精特新产业园区配套 1000 亩生态农业公园,推动生态与城市建设深度融合。
漫步在石排埔心排渠,只见水清岸绿,蓝天白云与远处的楼宇相映成趣。而几年前,这里还是 " 脏乱差臭 " 的卫生黑点,正是石排镇着力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推进,使得埔心排渠焕发新颜。
自 2017 年以来,石排镇共投入约 24 亿元开展水污染治理,通过截污管网、排污口整治、雨污分流和内河涌整治等工作,全镇内河涌水质及两岸景观得到有效提升,埔心排渠就是其中一个缩影。
截至目前,石排已累计完成约 295 公里截污管网建设通水工作,截污管网基本覆盖建成区;完成全镇河涌综合整治,包括清淤、内源治理、两岸绿化、活源等工作;完成全镇 18 个村的农村雨污分流改造,新建约 53 公里农村雨、污水管道,农村生活污水基本收集;完成全镇约 1500 家工厂、住宅小区、公共建筑等重点排水户雨污分流改造;新建 4 个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以及 1 个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
通过一系列的水污染治理工程,石排镇已全部消除黑臭水体,由原本的臭气熏天变成现在的水清岸绿,河涌水环境质量得到质的提升,河涌配套建设的栈道、碧道成了周边市民游玩好去处。
" 文化石排 " 底蕴深厚古今呈彩
古色古香的明清村落,墨香浓郁、琴声悠悠,令人心旷神怡;时尚灵动的潮流玩具,引领产业蓬勃发展 ……
石排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 " 一国保四省保六市保 " 等历史文化资源,塘尾明清古村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红石山燕岭古采石场遗址是东莞唯一、广东仅存两处之一的红砂岩采石场遗址,孵化培育了明德醒狮、康王宝诞、下沙革命斗争历史等一批沉浸度强、体验性佳的文旅活动,其中 " 明德醒狮 " 受邀赴京参演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联欢活动。
石排镇塘尾古村落已有 800 余年历史,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价值。为活跃当地文化氛围、活化古村历史内涵、活用城乡综合资源,2020 年 7 月,石排镇借助镇村合作首创 " 塘尾艺术家联盟 " 连续引进了一批知名艺术家进驻,通过开设文化艺术工作室、举办各类相关活动,推动古村特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相融合,持续加强 " 人才支撑力 " 和 " 文化哺育力 " 孕育,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石排镇以书室、家祠、故居为基础精心设计,分别创立了 " 塘尾印象 "" 塘尾天目 "" 塘尾记忆 " 等主题的 12 个艺术工作室,每周组织开展 " 榕树头国学讲堂 "" 公益书法培训班 "" 莲溪读书会 "" 民族画创作 "" 陶艺制作体验与欣赏 " 等艺术文化活动,大大增加了互动性与延续性,形成了浓厚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切实为市民群众带来文化启迪,为古村增添更多人文气息。
2021 年 5 月,12 米高的 Laura(劳拉)雕塑矗立在东莞市中心,让潮玩以更为接地气的方式进入大众视野,而她的 " 出生地 " 正是石排,属于东莞市德伸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所创立的 "TOYCITY" 品牌。
近年来,石排镇承接了东莞潮玩产业发展、打造 " 潮玩之都 " 的新优势,积极探索行业发展趋势,依托成熟的玩具塑胶制造特色产业,以及电子信息、包装印刷等配套形成的产业链优势,带动东莞市德伸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乐之宝(东莞)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等一批玩具代工企业率先转型生产潮玩玩具,以 " 原创 IP+ 设计生产 + 销售 " 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抢占市场份额,创立了 TOYCITY、LAMTOYS、MANBO TOYS、COME4ARTS 等品牌,借助 Laura(劳拉)、Angelboy(天使男孩)、WAZZUP Family(变色龙)、FuZoo(芙竺)、Pangda(胖哒)等原创 IP,为文化产业注入新活力,丰富石排文化新内涵。2019 年以来,大批原创 IP 系列产品从石排走向世界,石排潮玩频频出圈。
当前,石排借助东莞 " 潮玩之都 " 的发展机遇,明确提出要擦亮石排 " 潮玩名镇 " 城市名片,建设潮玩公园、潮玩街区,搭建有利于人才聚集、平台创新的潮玩基地,向全国潮玩企业输出源源不断的创意设计,进一步打响石排 " 潮玩 +" 的品牌效应。以 " 潮玩 + 先进制造 "" 潮玩 + 城市生活 "" 潮玩 + 文旅融合 " 的新发展模式,推动石排潮玩从产业集聚型向创意集聚型发展,打造融合潮玩的新消费模式,激活本土特色文旅资源。
" 创新石排 " 科技引领活力蓬勃
经过多年的发展,石排镇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为支柱、以包装印刷制造业和玩具及文体用品制造业为特色的产业集群,深入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精密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
石排镇共有工业企业 3753 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 96 家、专精特新企业 3 家,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镇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 197 家,同比增长 20.86%;R&D 经费投入 5.91 亿元,同比增长 25.74%,R&D 经费投入 6.32 亿元,同比增长 6.94%,R&D 投入强度达 3.41%,位列全市第十位;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 68.57%,位列全市第一。认定市 " 倍增计划 " 试点企业和市协同倍增企业 37 家,企业数量排名全市第十位。上半年,37 家市级 " 倍增计划 " 企业工业总产值 94.1 亿元,同比增长 25.1%;96 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上半年工业总产值 153.1 亿元,同比增长 20.6%。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成效显现,潮玩产业发展强劲,上半年实现产值 19.3 亿元,同比增长 51%。
今年,石排举全镇之力推动 " 两区 " 建设,成功举办市镇共建专精特新产业园区暨石排镇 " 两区 " 建设启动仪式。专精特新产业园区以全市首例市镇共建模式推进,按 " 核心区+拓展区+生态农业园 " 空间布局,完成了园区初步开发方案,强化专精特新 " 一园一策 "、创新驱动等政策扶持,推进总投资约 8.46 亿元的首期工程,建设 " 最懂企业 " 的服务型政府,力争 3 年内落户 20 家专精特新企业,推动 5 家企业上市,总产值超 200 亿元,积极申报省级工业园区,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专精特新企业家园、镇村融合发展平台。建设潮玩街区公园,争取 " 东莞潮玩中心 " 落户石排,打通潮玩产业全链条,打造石排 " 潮玩名镇 "、东莞 " 潮流之都 " 城市名片。
" 幸福石排 " 共享发展红利
近日,石排镇燕窝村又增添了一道新景观,构思巧妙的墙绘精彩亮相,引得村民们纷纷驻足观看。
燕窝村旧村房屋建筑始建于二十世纪 70 年代、80 年代,外立面主要用石灰、水泥简单铺抹,大部分已经出现不同程度地剥落或损毁。今年 5 月开始,燕窝村对旧村建筑物墙身进行彩绘,内容主要是农耕、童趣、乡村美景、家庭美德、礼仪道德,简约醒目,鲜明光彩。以往旧村内道路破损、污水横流、蚊虫滋生,通过加强保洁、道路硬底化、明渠改暗渠、制作墙绘等一系列工作措施,现在的旧村干净整洁,环境优美,人民群众幸福获得感持续增强。
石排镇充分发挥人居环境整治示范项目带动辐射作用,先后投入资金约 2.3 亿元,高标准打造涵盖 8 个村、总面积 6.8 平方公里的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区,完成红石山遗址公园、塘尾村牌坊广场公园等 17 宗 " 生态振兴 " 项目,推动下沙村、向西村分别以 " 红色印象 " 和 " 新天地 " 为主题建成特色精品示范村,创建成为市精细化管理标杆村。
下沙、庙边王、赤坎、李家坊等首批 " 千村碧塘 " 项目有序开展,建成 " 四小园 "284 个,全镇 19 个村(社区)基本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塘尾村获评 "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 寻美莞乡 " 首届东莞十大美丽乡村。近年来,石排荣获 " 国家园林城镇 "" 中国最美小镇 " 等称号,成为两个被市推荐参加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的镇街之一。
石排持续深化镇村合作拓空间,落实招商一盘棋、拓空间补助、税收分成办法等政策措施,激励提升各村抓产业稳增长积极性,统筹了 100 万平方米低成本优质产业空间,推动水贝、黄家壆村 2 个城市更新项目争创市 " 头雁工程 " 项目,把 " 两区 " 建设打造成为镇村融合发展平台,带动村集体新建厂房、三旧改造,力争五年实现集体收入翻番。2022 年上半年村组两级总收入 2.79 亿元,同比增长 14.8%,纯收入 1.95 亿元,同比增长 20.7%,让村民钱袋子鼓起来。
教育扩容提质取得新突破,新中心小学、第一幼儿园建成并投入使用,强师提质 " 行动方案、校长、教师等管理办法完善出台,石排中学学子以 774 分高分摘得全市中考状元,中考平均分超市 3.6 分。品质交通有效提升,红石路二期建设工程完成总工程量 65%;完成谷吓村村头路口拥堵点治理。医疗服务得到新提升,石排医院昏迷促醒中心促醒成功率超 40%,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民生大莞家 "" 双百工程 " 品牌项目持续做优,投入 1500 万元开展各村(社区)" 民生微实事 " 共 47 个项目,办理完成 " 民生微心愿 "162 项,双百社工完成约 1800 名服务对象建档,群众身边 " 急难愁盼 " 问题有效解决。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杨英杰通讯员 石排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