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一凡 记者 庄剑翔)金秋十月,正是收获的季节。内蒙古自治区科右中旗杜尔基镇水稻示范基地,田间到处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眼下,正值水稻收获期,在当地的水稻种植基地,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就是扬州大学农学院研究水稻的专任教师胡雅杰。胡雅杰 2021 年主动报名来到内蒙古科右中旗担任挂职副旗长,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在当地引进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并开展示范种植,被当地农户亲切地称为 " 水稻旗长 "。
△ 胡雅杰在工作中 资料图
胡雅杰表示,自己来到科右中旗后,发现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普遍推广应用,但在生产上仍有不足,比如,育秧环节仍采用传统营养土培育秧苗。该育秧方式面临取土困难,甚至造成土壤耕作层破坏,同时取土拌土费工费时,育秧质量参差不齐。
胡雅杰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协商沟通,成功引入了自己所在课题组的相关科技成果——水稻秸秆基质块育秧技术,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地水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高产示范点的建设,将这项促进水稻优质高产的 " 良法 " 进行示范和推广。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该项技术主要利用农作物秸秆,经过发酵,压缩塑形,形成秸秆基质块,用于水稻育秧,替代营养土,秸秆变废为宝,促进秸秆生态循环利用,降低劳力成本,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该项技术有节本、壮秧、增产等特点,经初步测算,每亩田可增加水稻产量 50 斤左右。" 胡雅杰介绍,通过优化示范田中的种植管理体系,本年度整体水稻长势情况比较平衡,产量可观、丰收在望。
" 通过技术人员指导,最直观的感受是节省了取土、拌土等环节,现在直接将秸秆再利用,省工又环保。" 提起 " 水稻旗长 " 引进的秸秆基质块育秧技术,农田负责人连连称赞。
据悉,水稻秸秆基质块育秧技术通过前期技术讲解、实地教学等方式,让当地水稻种植户对新技术、新模式有了全面的了解。该技术是首次在科右中旗亮相,2023 年,会扩大技术推广力度,将好技术成为助农增收致富的好帮手。
为了进一步提升当地水稻种植管理技术,胡雅杰通过牵线搭桥,引进并推广了该院多项水稻优质增效技术,包括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水稻叶龄模式标记等,采用 " 科研 + 推广 + 基地 + 种粮大户 " 的推广模式,开展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和应用。一年来,技术成果在当地得到了 1000 亩的示范应用,辐射带动面积 2 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通讯员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