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10-14
广州市白云区驻湛江廉江市青平镇工作队:讲情说理深动员 半年“复活”近七千亩撂荒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廉江市青平镇流转的土地已种上今年第二季水稻。 " 我们公司在镇里和驻镇工作队鼓励下,刚流转了 900 多亩的撂荒地,今年可是‘开荒’第一年。" 田埂上面色黝黑的青年叫温其论,是广州市白云区派驻湛江市廉江市青平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 " 驻青平镇工作队 ")引入的 " 土地流转大户 " 之一。今年 9 月,将 900 多亩水稻田的二季秧苗栽种完,温其论又忙着稻田边的运输道路拓宽,约 1 公里外的烘干厂建设也需要他盯进度。

今年以来,青平镇党委政府和驻青平镇工作队统一思想认识,紧扣粮食生产安全,坚持把撂荒地整治作为当前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内容来抓。" 原来一万多亩的土地被闲置,压力确实不小,但我们还是争取在今年全部实现盘活复耕。" 青平镇党委书记钟桂林说。" 截至 9 月下旬,青平镇已完成近 7000 亩撂荒土地的复耕复种。" 广州市白云区驻廉江市帮扶工作组组长、青平镇工作队队长陈红扬补充道。

■驻廉江市青平镇工作队合影。

讲情说理深动员,流转整合闲置土地

插秧机、收割机、挖掘机等 " 大家伙 " 分散于青平镇窝铺村的田头,黄色大块头们在这连片绿稻中显得尤为突出,它们都是今年廉江市廉青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温其论刚添置的种粮装备。行人、车辆、劳动工具在这条进村村道上奏出和谐的 " 交响曲 ",边侧铺垫的新路基已初具模样," 我们正在抓紧扩宽这条约 1 公里长的进出通道。" 陈红扬提到。

分布道路两旁的广阔田野中,晚造水稻、丝瓜、毛豆等在平整好的连片土地上恣意生长," 原来撂荒的 900 多亩土地已经种上了第二季水稻了。" 温其论说,村里先将零散的土地整合起来,他直接和村里签订流转协议,把这近千亩土地重新耕种起来。

实际上,为了动员村民流转出家中的闲置土地,由广州市白云区协作办、白云区人民政府松洲街道办事处、同和街道办事处、金沙街道办事处、白云湖街道办事处、三元里街道办事处等单位组团而建的驻青平镇工作队,持续做了半年多的思想工作," 完成闲置土地的集约整合,是实现撂荒地复耕复种的关键前提 "。

■廉青公司负责人温其论购置了插秧机等设备 " 开荒 "。

" 刚开始大家不理解,宁可让荒了几十年的地继续荒着,也不愿意流转出来。" 驻青平镇工作队队员、横坑村第一书记李景能说。怎么办?" 只能先反复宣传,不断跟村民做思想工作。"

陈红扬对新快报记者说,最开始的半年,他们隔三差五就到各村开夜会,跟村民们讲解国家政策、算清出租土地的经济账、鼓励村民尝试流转,并挨家挨户走访谈心。同时,驻青平镇工作队也积极发挥村干部、党员和乡贤等带头作用,动员乡亲流转出闲置土地。

" 做了一个多月思想工作,开始有村民愿意尝试了。" 李景能说。工作队仍不敢放松,继续跟村民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同时他们积极与青平镇各部门联动,投入 200 多万元帮扶资金兴修农田水利,加快病险水库和山塘除险加固、水源工程建设,重点加强永久基本农田的水坝、山塘水陂、水沟等排灌设施建设,改善农业耕作条件。逐渐地,有意愿流转出土地的农户多了起来。

面对少部分 " 钉子户 ",工作队也保持 " 攻势 "。" 节假日慰问不落下他们,平时主动关心关注他们的生活,常问候、多帮忙,就是要打动他们。" 陈红扬说,在引进企业平整土地时,工作队也鼓励企业无偿为他们翻垦土地," 方便他们自己种。" 如今,不愿流转出土地的村民也重新耕种起荒弃多年的土地," 累计有 30 亩,还有一两户实在不种也不流转的,就和他们沟通调换耕地位置。"

今年 3 月至 9 月下旬,青平镇已推动近 7000 亩撂荒地复耕复种,其中大部分种上了粮食作物," 预计明年就能把镇里现有的撂荒土地都种起来了。" 陈红扬说。

" 三新 " 模式加持,让荒土地绿起来

除了不间断做好村民思想工作外,驻青平镇工作队也与镇里一同探索以 " 新科技 "" 新金融 "" 新渠道 " 等模式推动撂荒土地的整治。

工作队积极发挥科技特派员和各村党员的引领作用,组织开办 3 期农村劳动力技术培训班,邀请技术骨干围绕当前农业最新的科技研究成果种植新模式为重点,为各村专业种植户和种养户讲解青平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同时,工作队协调了青平镇农办、林站、水利等部门开展 " 送技术入村 " 活动,聘请专业种养专业人士和农种院所专家进村现场教学、现场推广病虫害防治技术,助力提升农民种养技术。

■廉江市青平镇居民谢大姐已经在丰源红橙专业合作社务工三年。

与此同时,工作队也注重充分发挥金融助理作用,以金融赋能,助力企业和农户壮大农业产业。" 工作队助力 200 万元的金融贷款也给了我们很大帮助。" 温其论说。此外,驻青平镇工作队也注重引入广州及其地区销售资源、拓宽销售渠道。2021 年年底红橙大丰收时,工作队短时间内助力红橙销售了近 10 万斤,极大鼓舞了农户们开发撂荒地的信心。金屋地村的农户还主动推动零散撂荒耕地集中化,流转近 300 亩土地给种植大户并种上了红橙,让荒土地绿起来。

壮大优势特色产业,美丽乡村有示范

眼下,驻青平镇工作队正支持丰源红橙专业合作社打造育苗基地,依托该合作社负责人关锡运的过硬技术,投入 200 万元推广无病虫害的红橙苗,进一步擦亮青平镇 " 中国红橙第一镇 " 和 " 红橙之乡 " 的招牌。" 第一期育苗基地 10 亩,将能培育 10 万株种苗。" 青平镇人大主席吴志杰提到,青平是红橙主产区,产量约占整个廉江一半,同时也是湛江地区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

在横坑村红橙示范基地,从坡禾地村来丰源基地里务工的谢大姐正跟姐妹们一起剪摘树叶。种植红橙几十年,关锡运招揽不少当地村民来打理果园,谢大姐已经来了三年," 每个月能挣到三千元左右,还能照看自家的红橙、荔枝,挺满意的。"

■廉江市青平镇横坑村青山脚自然村,村民自发筹资打造美丽乡村。

而横坑村下的青山脚自然村,是靠着一串串荔枝,打造成现在的美丽宜居乡村模样。穿过青山脚村村口,沥青道路蜿蜒至村中,沿途荔枝成林;行至村内,硕大电子显示屏在村文化广场上闪烁,文化长廊承载沉淀优良美德,整洁、美丽、宜居随处可见。吴志杰提到,从 2005 年起,青山脚村民每家每户每卖出一斤荔枝就为村里捐 4 分钱,就这样累计下村集体经济并主动建设起美丽乡村。

驻青平镇工作队进驻后,也结合青山脚村需要,继续助力该村完善提升基础设施建设," 想着把这里打造成示范点,以点带面带动镇里其他村子的建设。" 陈红扬说。

/ 采写:新快报记者 农艳芳 / 图片:新快报记者 王飞

相关标签

陈红 乡村振兴 桂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