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记者黄闻禹报道 10 月 12 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第八批广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确认龙形拳、龙舟龙头制作技艺、素馨花传说、越秀山故事、粤语相声、广府传统婚礼习俗、烧卖、肠粉、盆菜、白切鸡、云吞面、竹升面等第八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据悉,第八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共 48 项,其中传统技艺类 25 项,传统美术类 7 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 4 项,民俗类 4 项,民间文学类 3 项,传统舞蹈类 2 项,传统医药类 2 项,曲艺类 1 项。
此次公布的第八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亮点颇多。首先数量多,项目总量和新增项目均为历年之最,48 个项目中新增项目 42 个,扩展项目 6 个。除了传统戏剧类和传统音乐类外,本批项目涵盖非遗十大门类中的八大类。11 区均有项目进入名录,其中越秀区有 7 项,荔湾区与增城区各 6 项,海珠区与黄埔区各 5 项。
在项目质量上,名录更是亮点纷呈。服务国家战略方面,熊氏易筋经、龙形拳、太极拳等传统武术,广东醒狮,龙舟龙头、龙尾制作技艺,都是建设人文湾区的重要载体。这些项目得到扩充,充分体现了粤港澳三地同宗同源。而剪纸、竹编、龙舞等项目则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依托。岭南文化特色方面,素馨花传说、越秀山故事、粤语相声、广钟、通草画、夏桑菊等与广州城市印象紧密相连,将成为典型的城市文化符号。饮食项目是本次推荐最多的项目,包括了烧卖、肠粉、盆菜、白切鸡、云吞面、竹升面、牛杂、广式甜品、老婆饼等项目成为 " 食在广州 " 的最佳注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