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想到自己离党的二十大代表这么近,我们很受鼓舞!" 得知於若飞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甘肃蓝天救援队的队友们激动不已," 我们将以队长为榜样,秉持专业、负责的职业精神,在应急救援这条路上矢志不渝地走下去!"
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感动甘肃 2017 十大陇人骄子、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 除了品德无私、所获荣誉多,在甘肃蓝天救援队党支部副书记焦君的眼中,於若飞 " 有着很专业的理论 + 实践的救援技术,还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沉着与冷静 "。
" 因为他年纪小,所以大家都叫他小飞。2013 年,一次很偶然地机会,我结识了於若飞,当时他才 23 岁,我想,他这么年轻,能做救援吗?" 焦君的疑虑很快就被打消。当年 4 月,四川雅安发生 7.0 级地震,於若飞随队赶赴四川雅安开展救援工作。同年 7 月,在小飞的老家甘肃岷县发生 6.6 级地震,他再次奔赴家乡救援,在灾区工作近 1 个月。短短不到半年时间,焦君从相识之初对小飞的诸多怀疑,已转变为敬佩。
2015 年,尼泊尔发生 8.1 级地震,於若飞再次代表甘肃力量和蓝天救援队奔赴海外,参与国际救援。到达现场后,於若飞参与挖掘救援,并负责和联合国 OSOCC(现场行动协调中心)进行工作衔接,一直奔波在灾害现场。" 小飞结束救援回国时,我们去机场接机。原本就很瘦的他,变得更加黑瘦,脸上还被太阳晒得脱皮。当时,大家都很心疼。" 谈起当时的场景,焦君依然印象深刻。
在 2020 年全国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之时,於若飞和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的校友为武汉一线协调物资捐赠上亿元,这上亿元的物资在於若飞的手中打通了武汉救援物资转运 " 最后一公里 "。" 为了及时运送物资,他一天至少打上百个电话,协调志愿者车辆、一线防疫车辆参与物资转运,保证物资在第一时间发到防疫前线。" 甘肃蓝天救援队副队长陆昭旭回忆道。
" 於若飞几乎很少休息,一直都是精神满满的状态。面对疫情,他带领我们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兑现一名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庄严承诺。" 陆昭旭接着说," 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积极发挥救援队专业属性和社会组织公益属性,策划并启动兰州市 100 家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最令队员们佩服的,是於若飞具有坚持在救援路上十年如一日的坚定毅力。" 他不断自费参加应急救援学习培训,自学提升专业技能,前往全国各地救援技术高超的地方进行学习深造。他时时刻刻更新自己的知识能力,这种坚韧不拔的品质值得大家学习。" 陆昭旭说," 於若飞常常告诉同事们,应急救援靠什么?并不是一时的冲动和单纯的热情,而是要有专业能力的支撑。他这样说,更这样做。"
为了向更多人传递应急救援专业知识,於若飞累计为 400 多家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开展防灾自救知识讲座,参与的 700 余场防灾演练均做到了零差错。" ‘蓝天’,拯救不了世界,阻止不了灾难,但可以温暖人心。" 在焦君的记忆中,於若飞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这些年来,他也在通过不断的减灾防灾自救知识的大众普及来践行公益初心。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唐瑞 刘超
图片由本人提供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