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10-15
南京市体育医院揭牌,可开“运动处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莫禹凡 记者 刘峻)10 月 15 日,南京市体育局与南京市中医院举行南京市体育医院揭牌仪式。

据悉,为更好地贯彻落实《" 健康江苏 2030" 规划纲要》,推动南京市体卫融合建设,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构建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南京市体育局、南京市中医院联合筹建了南京市体育医院。南京市体育医院整合南京市中医院原有资源,于 2022 年 5 月 24 日由南京市卫生健康委批准成立,成为全国唯一一家三级综合性医院挂牌的体育医院。

揭牌仪式上,南京市中医院(南京市体育医院)党委书记刘奇志介绍了南京市体育医院运动促健康中心、运动康复中心、运动医学科 " 三中心 " 联合的建设方案,将体检筛查、健康管理、运动防护、运伤诊治、运动康复、训练指导有机结合,为运动员、运动损伤患者及各年龄层的群众提供一站式全周期的运动促健康服务。南京市体育医院将运动健身、医疗及健康管理等不同领域的资源进行整合,在技术与业务融合的基础上,将运动科学与现代医学、传统医学相结合。秉持 " 体卫融合、中西结合 " 的理念,以运动促健康中心为重心,联合运动康复中心、运动医学科,打造 " 体育 + 健康管理 "" 体育 + 康复 "" 体育 + 运动医学 "" 体育 + 中医 " 四融合的 " 多专业一体化 " 特色服务模式。

南京市中医院运动促健康中心主要以健康管理中心为主,检查治疗区域面积约 4500 平米,通过科学运动干预以及健康干预改变居民的身体状态,实现测、评、导、教的运动健康管理闭环。同时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等慢病患者进行运动能力检测,综合评分,生成全面的分析报告,智能出具精准、安全和个性化的运动指导方案并提供运动干预指导,打造药物、饮食和运动 " 三处方 " 服务模式,形成群体性居民科学健身大数据平台。

依托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中心),开展中医学与体育学深度融合,为亚健康人群提供中医体质辨识、养生类健身处方。

南京市中医院运动康复中心现有治疗区域面积约 2700 平米,拥有冲击波、威伐光、超声波、超短波等疼痛相关治疗设备以及三维动态步态评估系统、上下肢主被动训练、平衡功能评估训练系统等评估训练设备。针对运动损伤、骨科术后、产后恢复、体态异常、慢性疼痛以及运动爱好者等群体开展系统科学地康复评估、治疗、训练和运动防护及指导,并提供专属的运动处方。

南京市中医院运动医学科设有运动医学门诊。常规开展各项运动损伤相关疾病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包括肩关节运动损伤:肩袖损伤,肩周炎,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等;膝关节运动损伤: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侧副韧带损伤、习惯性髌骨脱位等;踝关节运动损伤:踝关节韧带损伤,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等。

" 三中心、四融合 " 通过运动促进健康中心服务体系、运动医学科服务体系、运动康复中心服务体系三大服务体系,将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诊疗技术的融合,整合资源,围绕运动员创伤诊疗、普通人群运动创伤诊疗、普通人群健康促进、康复等开展多专业一体化诊疗。

南京体育医院运营后将发挥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药特色的多专业一体化平台优势,积极开展运动疾病治疗与预防、运动健康咨询、运动慢病管理、运动康复、中医理疗等运动相关医疗服务。优化运动创伤、运动康复诊疗流程,完成运动促进健康管理闭环的建设,做好体育赛事的医疗保障工作,深入开展体卫融合相关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化体卫融合的服务精髓,开辟南京市体卫融合的新局面。

据悉,下一步,南京市体育医院将进一步加强体卫融合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体卫融合创新试点、大力开发体卫融合服务项目、发展体卫融合服务产业等,努力提升体卫融合服务水平,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助力健康南京建设。

(编辑 周冬梅)

相关标签

运动医学 运动处方 体育 指导 健身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