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5 日,泰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第十三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记者提问 1:请问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教育部门如何保障好线上教学?
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鞠允平答:目前线上教学开展总体平稳有序。着重做了以下工作:
一、强化管理规范。对线上教学作出具体安排,指导各学校科学制定线上教学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依托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召开家长会、发放明白纸或一封信等方式,引导家长主动配合,创设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网课指导。主要发挥了五支力量的作用。一是网课教师作用,对网课教师全员培训,明确集体备课、网课时间、作业布置等有关要求。二是包保教师作用,每个网格教师包保联系 10 名以上学生,每天上下午各联系一次,密切关注学生状况。三是村居、社区人员作用,村居、社区人员及时宣传党委政府疫情防控政策要求,提醒学生居家不出门,协调做好核酸检测、生活物资保障。四是教研员巡课作用,组织市县教研员进入在线班级巡课、听课、评课,已巡课 9000 多节,听课 3500 多次。五是督导组作用,向泰山区、岱岳区派出督导组,向 15 所高校派出驻校工作队,督促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和线上教学要求。
三、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认真落实全员育人、全学科育人机制,在全市中小学开展 " 首课负责,每天一讲,同心战‘疫’,快乐学习 " 实践活动,落实 " 首课负责制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关注每名学生思想、心理动态,关爱留守儿童、家庭困难学生等群体,确保学生能够参加线上教学。
全市教育系统将上下齐心,全力以赴,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
记者提问 2:疫情发生后,请问我市是如何做好公共交通运输疫情防控工作的?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袁立新答:疫情发生后,市交通运输局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迅速组建工作专班,启动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公共交通运输领域疫情防控措施,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重点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及时调整运输组织。根据中高风险区域划定情况,按照交通运输部《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新冠肺炎分区分级防控指南(第八版)》有关规定,及时调整或停运公交线路,并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动态调整公共交通运营服务,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时,做好市民出行保障工作。
二是加强车辆和乘客管理。对正常运营的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提高清洁消毒频次,公交车到达首末站严格按规范对车辆内外进行全面消毒,开窗通风换气;出租车、网约车每天对车辆内部以及车把手等部位进行清洁消毒,运营中及时通风换气。对乘坐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的乘客,严格落实佩戴口罩、查验健康码、扫场所码等防疫措施,提倡线上支付,减少人员接触。
三是做好从业人员健康防护。组织公交、出租、网约车等公共交通运输从业人员每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实行健康状况 " 日报告 "" 零报告 " 制度,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监测。要求驾驶员严格落实佩戴口罩、消毒洗手等防护措施,切实做好个人防护,确保健康上岗。
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严格执行公共交通运输领域疫情防控规定,坚决筑牢交通运输疫情防控防线。
记者提问 3:疫情防控期间,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调节疏导情绪,保障身心健康?
市中心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孙宝民答:当大家面对不确定的处境时,紧张感就容易增加,有的人会产生消极、恐惧、焦虑等情绪反应。出现这些情况都属于正常的应激反应,关键是要主动去调整疏导。那么,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应该如何增强心理 " 免疫力 ",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呢 ?
一是正视和接纳负面情绪。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出现焦虑、不安、惶恐等情绪都是正常现象。不良情绪大多来自对负面信息的过度反应,此时要加强心理调控,放松身心,积极配合。
二是获取权威信息。有的人在关注不断更新的疫情信息时,可能会出现恐慌等负面情绪。尤其是老年人,接收信息的途径相对有限,容易产生焦虑、恐慌心理,请大家通过正规渠道了解权威信息,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惧。
三是积极与外界沟通交流,建立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亲友间互相倾诉、表达共情。倾诉行为本身也有利于缓解情绪。
四是合理安排工作生活、规律作息。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是增强身体和心理免疫力的 " 三大法宝 "。要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尽量少吃油炸、辛辣的食品,保证充足的饮水量。保证高质量、充足的睡眠,能够提高身体免疫力。保持适量运动,可以因地制宜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也可伸伸腰、散散步,做些身体局部活动。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按时饮食、规律作息。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李皓若 编辑 程蓉 审核 晁彤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