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10-16
无锡未来城、锡东创新谷宛山湖生态科技城:长三角创新发展中耀眼的一颗明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胜迹平分,右梁溪左虞麓;浩流奔赴,前宛山后长江。" 十年之前的宛山荡还没有被冠以 " 湖 " 的称谓,这里和锡东片区成串的湖荡河溪,共同描摹出锡山最水乡、最江南、最生态的自然画卷。随着创新驱动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集中力量打造太湖湾科创带,高水平规划建设科技城 " 写入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宛山湖生态科技城正式成为无锡 " 一带多城 " 创新协同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起东向对接上海桥头堡、引领无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使命。

十年磨一城,新城画卷徐徐展开

位于锡山东部的宛山湖,形成于魏晋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年历史。这里,坐拥 217 公顷湖面和 23 公里湖岸线,汇集太湖流域的生态优势,水系河网相连相通,水清岸绿可亲可近。历史上的宛山湖,是无锡往来常熟、上海的必经水域。如今,这里不仅是沪宁产业创新带和太湖湾科创带交汇的战略支点,还是锡山提升城市创新发展能级、引领无锡东向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战略空间。

十年来,锡山区历任领导班子对宛山湖的开发保持了极大的战略定力,一直将其作为战略预留,没想明白,坚决不动,有前瞻性地启动土地整理、道路建设、景观塑造、环境提升等基础工作,使这里成为无锡市区现有面积最大、最完整的增量建设空间。2016 年,宛山湖被评为省级湿地公园;2018 年启动锡山迄今为止最大的水生态环境修复工程;2020 年开展了核心区景观方案深化设计,为实现 " 有风景的地方就有创新 " 做足准备。十年间,腾退出可建设用地约 1.5 万亩,新建设道路 69 公里,完成了 " 九通一平 "。

宛山湖生态科技城总面积 45 平方公里,可建设面积 27 平方公里,如何叠加宛山湖的绝佳生态底色,如何在众多科技城中脱颖而出,进而推动这片区域从山水佳地转变为价值高地?2021 年,国家级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锡山开发区)邀请中规院花了 1 年时间完成宛山湖生态科技城战略规划。

" 这份方案技术路线清晰合理,为下一步各项规划设计与建设提供了扎实基础。"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原副校长吴志强用 " 非常值得肯定 " 六字形容了这份历经 1 年出炉的《无锡宛山湖生态科技城概念规划》。在此基础上,锡山区委区政府专门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宛山湖生态科技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锡山开发区则于当年 10 月在上海举办 "2021 无锡锡山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介会暨宛山湖生态科技城战略规划发布会 ",吹响了宛山湖生态科技城开发建设的号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孙娟在规划发布会上以 " 长三角创新发展中耀眼的明珠 " 美誉这座她亲手操刀规划的新城。

宛山湖生态科技城在总体定位上坚持 " 科产城人文 " 融合,打造太湖湾科创带创新策源新支点、长三角现代产业新高地、全国未来城市新样板,加快建设面向长三角、面向未来的国际一流生态科技城。与锡东商务区协同发展,形成 92 平方公里、60 万人口规模,可建设空间 52 平方公里,比肩上海五大新城,打造具有完备城市功能、独特生态魅力、科技创新活力、辐射服务长三角的锡东未来城。

在空间布局上坚持 " 产业主导、基础完备、功能支撑 " 的开发导向,立足 " 一湖一岛六客厅、四廊六群多单元 " 整体空间结构,构建以新能源、光电信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以航空航天、量子科技等以未来产业为拓展的生态科技城产业支撑体系,实现生态科技城创新能力大提升,产业能级大增强,城市形态大跨越。

预计到 2025 年,宛山湖生态科技城创新能力将大幅提升,建成高端科创载体 100 万平方米,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160 家以上,引进一批重点高校和大院大所的科研合作机构,建成省级以上重大创新平台 5 个,引进院士创新创业团队 3 个以上。产业能级明显增强,制造业产值规模超 500 亿元,打造 3 个超 100 亿元的产业集群,培育 2 个特色专业园区,建设 3 个以上产业技术服务平台,引进一批领军型高科技企业总部。发展形态基本确立,全面稳定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城市路网框架成型,基础设施完备,公共配套设施布局清晰,创新载体、国际人才社区等多层次供给体系基本构建。人居品质显著提高,布局建设一批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科技、商业等高能级载体,基本实现基础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城市生活品质和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

大展宏图,全面掀起开发热潮

宛山湖生态科技城开发建设有着明确的目标。作为锡东新城未来重要组成部分,宛山湖生态科技城将打造成为国际一流 " 生态科技城 ",未来的宛山湖生态科技城,不仅是沪宁产业创新带和太湖湾科创带交汇的战略支点,还是锡山提升城市创新发展能级、引领无锡东向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战略空间。

大宏图需要大手笔,大开发要有大阵仗。围绕宛山湖生态科技城的开发建设,锡山开发区制定了《关于加快宛山湖生态科技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排定了 73 个总投资 223.3 亿元的宛山湖生态科技城政府投资项目三年计划,2022 年计划启动 13 个总投资 85 亿元的重点工程项目、年度计划投资 12.2 亿元,旨在全面掀起宛山湖生态科技城开发热潮。目前,这批重点工程中,6 个项目已全面开工。

来到位于大成路和宛山湖西路交叉口的大成路快速化改造项目施工现场,眼前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车辆来回穿梭,几十名工人正紧锣密鼓地抢抓工期任务。作为宛山湖生态科技城启动的第一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大成路快速化改造工程项目备受关注,目前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据介绍,道路总长度 5.3 公里,其中隧道总长 5.0 公里,采用城市主干道标准设计,建成后将实现宛山湖生态科技城与高铁枢纽、锡东新城商务区快速联系,打通与市中心快速联系的最后 5 公里,对于加速产城融合、片区协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除了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规划,宛山湖生态科技城年内将启动 15 万平方米以上高端科创载体的建设。今年上半年,宛山湖核心区第一个投用的科创园区——宛山湖未来产业研发社区焕彩亮相。该研发社区位于宛山湖生态科技城核心区,总建筑面积 3.8 万平方米,包含 7 栋研发楼宇和 1 栋综合服务中心,涵盖企业总部、研发载体和综合服务中心等功能设施。值得一提的是,该科创社区从开建到竣工仅耗时 100 天。谈及为何能实现 " 百天建成 " 奇迹,项目施工方表示,该研发社区的主体结构设计除了基础部分外,全部采用钢结构,通过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现场装配化、全过程管理信息化等手段,不仅实现节约工期 50% 以上,而且主体结构材料可再利用率高达 85%。因此,该社区具有建设速度快、施工能耗少等优势。

" 我们将以更大力度推进宛山湖生态科技城开发,展现锡山开发区的‘大场面’。" 锡山开发区建设城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下阶段,将强化规划引领,完成 2.5 平方公里核心区城市设计并尽快发布,提速 11 个专项规划编制及控规更新;加快工程建设,加快大成路隧道建设进度,推进九年一贯制天一教育集团宛山湖实验学校、天一中学宛山湖分校等重点项目尽快启动建设;创新开发模式,灵活运用 " 特许经营 + 联合开发 "、" 投资人 +EPC+O"、EOD 等新型投融模式,撬动和吸引国企、基金、专业运营商等多元投资,推动宛山湖片区整体开发和城市运营。

稳扎稳打,主导产业筑牢发展基石

以城聚产、以产兴业,支柱产业导入是新城建设的根本支撑。宛山湖生态科技城紧盯光电信息、生命健康、人工智能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未来产业,构建 "3+X" 产业支撑体系。

科创是立城之本。科技城作为科教资源和现代工业结合的产物,其特点是一流高校、顶尖研究机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等创新要素资源高度集聚。去年 10 月,上海交通大学无锡碳中和动力技术研究院项目签约落户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该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领衔,旨在建成影响力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的汽车和船舶碳中和动力技术研发机构。今秋 9 月,黄震院士携团队参观考察宛山湖生态科技城,就上海交通大学无锡碳中和动力技术研究院项目和成果转化基地的建设开展对接交流。黄震院士表示,宛山湖生态科技城的开发建设,为上海交通大学无锡碳中和动力技术研究院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热土。

此外,清华大学无锡碳中和示范基地、宛山湖智慧海洋标准创新中心、恩捷前沿材料技术研究院、力神新能源研发中心、蜂巢能源无锡研发中心等一批研发机构相继入驻宛山湖。锡山开发区将持续加强与大院大所、一流院校、龙头企业等深度合作,围绕宛山湖生态科技城未来主导产业方向,加快导入科研创新平台、产业研究院、技术研发中心等项目,高起点规划科创载体培育发展动能,高标准集聚最优生态要素和空间资源服务科创企业,以科技创新的蓬勃动力赋能新城开发,全面融入太湖湾科创带 " 一带多点 " 协同创新格局,打造锡山创新驱动发展的 " 新引擎 "。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优质的项目才能造就优质的产业。紧扣主导产业发展方向,锡山开发区紧抓项目建设这个 " 牛鼻子 ",以项目引建之 " 进 ",支撑新城开发之 " 稳 "。今年以来,宛山湖生态科技城项目引建鼓点密集,高质量发展热潮涌动,一批个头大、品质优的项目抢抓建设黄金期,开足马力、加快推进,彰显了宛山湖生态科技城发展的蓬勃之力:总投资 57 亿元的华晟新能源 5GW 异质结电池及组件项目、总投资 35 亿元的派鑫航空航天用特种合金结构件智能生产线项目、总投资 1.5 亿美元的普泰智能制造基地等 10 个总投资 200 亿元的重点产业项目相继签约落户。

立足落地、开工、生产、达产四个维度,锡山开发区坚持 " 抓项目一刻也不能松、项目建设一天也不能等 " 的鲜明导向,全力打好 " 项目建设年 " 攻坚战,持续推动一批优质项目开工建设,全力掀起宛山湖生态科技城项目建设新高潮。今年 6 月,总投资 20 亿元的省重大项目德力佳风电关键核心装备二期顺利开工。德力佳传动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国介绍,德力佳自 2018 年落户宛山湖以来,深耕风电关键核心装备的研发与生产,一期投产第 2 年就实现销售 22 亿元、纳税 1.8 亿元的优异成绩,二期全面达产后更可实现年销售额超 50 亿元,成为宛山湖生态科技城大开发大建设画卷上 " 双向奔赴、合作共赢 " 的一个生动写照。

未来,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将立足 " 打造太湖湾科创带创新策源新支点、长三角现代产业新高地、未来城市建设新样板 " 目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全面提速宛山湖生态科技城的开发建设,掀起新一轮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的热潮。

高艺 锡山经开供图

相关标签

长三角 上海 太湖 生态环境 生态优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