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 12 月,在无锡市惠山区前洲街道,一座灰白相间、质朴简洁的现代建筑正式向市民敞开大门。这座建筑名为冯其庸学术馆,之所以叫学术馆而不叫艺术馆、陈列馆,是因为,在建立之初,它就被赋予了 " 学术交流、教育传承 " 的使命。
开馆仪式当天,冯其庸先生在致辞中提到:" 希望今后学术馆成为一个文化的中心,让它充分地发挥作用,充分地用来培养家乡的年轻朋友、年轻的孩子,让他们走上文化的道路、学术的道路,使学术馆成为为人民创造文化、创造艺术的教育基地。"
△ 冯其庸学术馆 前洲宣供图
2022 年,是冯其庸学术馆建馆的第十个年头。十年间,这座学术馆在向世人展示冯其庸先生在古代文学史、戏曲史、艺术史、考古学、书画、诗词以及西部文化艺术等领域的重要成就的同时,坚持举办高规格、高层次的文史类研讨活动,坚持面向市民群众免费开展国学讲座、红楼梦大讲堂,坚持下沉社区、深入学园,举办书画展、艺术研讨课程 ……
十年来,冯其庸学术馆初心不忘,为家乡掀起了国学热潮,真正成为了无锡地区的一张文化名片。
这里是学术交流的平台
" 目前,冯其庸学术馆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育科研永久实习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高等研究所也经常来这里进行学术研讨。" 冯其庸学术馆馆长沈宏介绍," 学术馆开馆后,与各大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合作,聚焦文史国学,举办了各类讲座和文化研讨活动。"
△ 2021 年 " 首届冯其庸红学论著学术提名发布与研讨会 "
2016 年 8 月,举办了 " 国学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来自美国、日本、韩国、蒙古国等众多国家与国内知名学者近 120 人参加;2017 年 12 月,举办了 " 大师垂范大国学——冯其庸学术馆建立五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 ";2018 年 10 月与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 " 北京大学丝绸之路文明高峰论坛 ";2019 年 4 月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联合举办了 " 新时代的国家认同与民族历史研习营 " 活动;2019 年 12 月与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高等研究所联合举办 " 首届清华历史语言研究论坛:佛教语文学的方法和实践 " 学术研讨会;2021 年 4 月,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古代中国与丝路文明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第二届 " 文献 · 文本 · 文字:中西古典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 学术研讨会;2021 年 5 月,联合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红楼梦学刊》编辑部共同举办首届 " 冯其庸红学论著学术提名发布与研讨会 "……
△ 2018 年 " 北京大学丝绸之路文明高峰论坛 "
据介绍,目前冯其庸学术馆已举办高规格、高层次研讨活动 20 多场次,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学术交流平台。
△ 瀚海孤征展区一角
△ 佛缘遗迹展区一角
△ 稻香家世展区一角
这里是国学文化加油站
" 冯其庸学术馆充分利用馆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面向广大群众和教师、学生,每年开设 4~6 期传统文化方面文史类的国学讲座,以及 6~7 期红楼梦讲堂。" 冯其庸学术馆馆长沈宏表示," 每堂课约有 80 个名额,我们前期发布预告,通过网络报名的形式招募,同时,也会邀请当地中小学老师参与听课,希望老师们能够通过在这里的学习,向学生传递国学、红学知识,惠及子孙后代。"
△ 红楼梦大讲堂
2019 年,冯其庸学术馆开设了 " 无锡红楼梦讲堂 ",3 月 16 日,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率先开讲。目前 " 无锡红楼梦讲堂 " 已经举办了七期。同年开设的还有 " 走进国学 相约经典 " 国学讲堂,邀请了众多国学专家学者授课。
冯其庸先生擅于书法和绘画,所作书画为国内外所推崇,被誉为真正的 " 人文画 "。冯其庸学术馆 " 翰墨余香 " 展馆内还珍藏着冯其庸先生的书画作品。开馆以来,冯其庸先生的学生也举办了相关展览。2013 年举办 " 谭凤嬛红楼梦工笔人物画展 " 和 " 纪峰雕塑艺术展暨冯其庸学术馆开馆一周年庆典活动 ";2014 年举办 " 叶兆信书画展 ";2017 年举办 " 孙熙春金石书画作品展 "。不仅如此,冯其庸学术馆在馆内定期举办书画展。2016 年举办 " 丝路精魂——丁和古代龟兹石窟壁画艺术纪实 ";2019 年举办 " 丹青寄情——钱全泉、钱俊父子国画展 ";2020 年举办 " 申江风情录——贺友直画老上海 ";2021 年举办 " 丹青与我 匹夫余事——春彦画展 ",联合前洲街道集邮协会举办第五届集邮集藏展 ……" 展览期间,学术馆会积极邀请画家在馆内开展艺术研讨会,同时,邀请画家给本地书画爱好者以及学生讲课。" 沈宏介绍。
目前,冯其庸学术馆被定为 " 江苏省社科普及示范基地 ",俨然成为了前洲老百姓家门口的国学、文化加油站。
这里是文化传承的基地
△ 北京夏令营活动
" 我们学术馆里的每个人都深入社区去讲课,讲冯老的故事,讲我们前洲的历史,传承前洲的文化历史,传承国学和红学 …… 冯其庸学术馆是一个传承文化的基地。如何做好对下一代的文化传承,也是我们学术馆的责任。我们不能辜负冯老在开馆仪式上讲的话。" 冯其庸学术馆名誉馆长冯有责介绍," 这两年受疫情影响,大专院校没办法来到学术馆,我们就走到社区,走到校园,主动为学生讲课,讲讲前洲的历史,讲讲冯老的故事,这样也是进一步把传统文化传承到下一代。"
开馆至今,冯其庸学术馆开展了大大小小的活动约 190 场,多数活动的重心都放在了 " 文化传承 " 上,教师、学生群体是学术馆开展活动的首选受众人群。2018 年,学术馆举办了 " 致敬大师 立志传承 弘扬经典——缅怀冯爷爷 " 主题活动;2019 年,在新洲社区举办 " 笔墨凝书香 春联进万家 " 寒假活动;2019 年 7 月,学术馆联合前洲中学裕华奖励基金会举办了一场北京夏令营活动,收到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
△ 游学活动
"2019 年,我们带着孩子们前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以及冯老故居所在地张家湾、运河博物馆等地游学。" 冯有责说到," 通过游学,孩子们感受颇深,他们从冰冷的书本中走向了外面的世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更加激发起了学生们学习文化的热情。" 今年,学术馆还组织学生前往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徐霞客纪念馆等地游学。通过系列游学活动,学生们对自己的学业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对自己的人生方向有了更明确的掌控。
冯其庸学术馆开馆十年,十年间,学术馆始终不忘 " 学术交流、教育传承 " 的使命。沈宏告诉记者:" 我们将不断把学术传递下去,做好下一代文化传承,不辜负冯老对冯其庸学术馆的期望。"
高艺 除标注外,本版图片均为学术馆提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