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争一流。近年来,无锡地铁集团依托地铁城际党建联盟平台,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守建一流民生地铁初心,勇担筑轨道上幸福城市使命,着力为高质量党建为轨道交通产业的强链、补链、延链提供强力支撑,开创了以党建引领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新路径,为 " 强富美高 " 新无锡现代化建设谱写新篇章。
如今,无锡轨道交通网越织越密,在为锡城市民带来美好交通服务的同时,也为企业和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无锡地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张军表示:" 未来,集团将继续团结一心、锐意进取,持之以恒推进党建引领,踔厉奋发扛起时代使命,勇毅前行彰显国企担当,切实承担地铁责任、贡献地铁力量、展现地铁作为。"
积极引进 " 总部经济 "
2020 年 11 月,以 " 党建引领发展,联盟服务产业 " 为主题的无锡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论坛在无锡召开,全国轨道交通行业、科研院所、产业链上下游等共 89 家企业参加。该产业论坛旨在充分发挥党建对产业链的引领带动作用,将党的领导与产业发展相融相促、互联互通,构建起全链条联动、全要素参与的产业链党建联盟,助力打造轨道交通产业集群。
近年来,在无锡地铁城际党建联盟的引领下,无锡地铁集团紧贴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需要,积极创新发展理念,在助力产业强市中引入 " 总部经济 ",促成了国内轨道交通行业多家头部企业在锡落地生根,全力打造无锡市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目前,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中车等旗下 9 家重点企业落户无锡,形成了盾构产业、减振材料、动力总成、智能交通、新能源等诸多高科技产业基地,为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 ‘总部经济’是城市向产业化、集聚化迈进过程中涌现出的新经济形态,对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功能优化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中铁建 ( 无锡 ) 工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铁建是通过 " 总部经济 " 形式较早落子无锡的一批企业,目前已深耕无锡十余年,深度参与了无锡城乡建设和产业发展各个领域。无锡地铁集团、市政集团和中国铁建合作开展的建设智慧化工业园区,计划 3 年建成 " 绿色、智慧、创新、示范 " 产业示范基地,3 年达到 100 亿元产值,5 年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形成中国装配式建筑的生态圈。可以说,这里将是装配式建筑的 " 第一代 ",今后我们也将发挥好筑巢引凤的作用,夯实引才基础、树立行业标杆,助力 " 总部经济 " 做大做强。
总部企业纷至沓来,带来的不仅有开放式的思维和全球化的视野,还有经济发展的 " 加速度 "。据统计,总部企业创造就业岗位超过 5000 个,2020 年营收达到 150 亿元规模,实现纳税约 3 亿元。与此同时,无锡地铁集团积极与中国中铁、中国铁建旗下重点企业来锡合作进行洽商。其中,中铁一局城轨公司盾构产业位居全国前列,2021 年营收 56.67 亿元、纳税 1.05 亿元。中铁十一局铁恒(桥梁) 公司为示范性央企总部基地,2021 年营收 28.8 亿元、纳税 2300 万元。
完善全产业链布局
为打造现代化的轨道交通全产业链,无锡地铁集团充分发挥国企品牌优势,在做好商业、广告、培训咨询等传统主业的基础上,以做强上游、做深下游为目标加快布局,已经形成了多个重点项目和品牌项目。
2021 年,无锡地铁集团联合中车时代电气、中铁四院合资成立了无锡时代智能交通研究院,基于 " 基础研究—技术服务—成果转化—示范应用 " 一体化创新研发的定位,围绕系统集成、城轨系统减振降噪、设计咨询和监理服务三大业务板块,以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系统集成为抓手,开展轨道交通项目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的研究与实施,推动无锡地铁的智慧城轨产业高质量发展。" 无锡研究院旨在着力提升基础研发、系统集成、咨询服务、标准制定全链条能力,研发系统化智能交通领域高端产品,力争成为行业一流的国家级城市轨道交通创新中心。" 无锡时代智能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公司已经获取智能运维、全自动运行系统咨询、综合监控、预制轨道板系统减振降噪等多个项目,累计实现新签订单超 1.5 亿元,实现技术成果向外输出。" 今后,无锡研究院将继续在智改数转等方面寻求创新与突破,不断提升技术自主研发的能力,同时加强和本地企业、上下游产业的协调联动,为无锡特色地铁高质量发展、融合创新贡献力量。"
今年 8 月,无锡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与锡澄中车(无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正式签订无锡至江阴城际轨道交通工程 PPP 项目运输及维保业务委托运营筹备合同,由无锡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负责锡澄 S1 线运营筹备方案、维保方案制定、人员培训、制度体系建立 、初 期 开 通 运 营 策 划 等 工 作。" 锡澄 S1 线是无锡市域南北走廊重要联系线路,对于快速沟通无锡主城区与江阴市区,强化无锡市域‘一体两翼’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锡澄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无锡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自运营筹备合同签订以来,无锡地铁运营公司快速成立 S1 线筹备工作组,全面启动相关运营筹备工作。" 结合既有地铁线路的成熟经验,锡澄 S1 线车辆将采用最高运行速度 120km/h 列车,构建起从无锡市区至江阴市区‘半小时都市圈’。今后,运营公司将继续开展 S1 线运营筹备工作计划编制、组织架构编制、设计联络等工作,为后期贯通运营服务提供坚实的基础。"
为推进业务多元化布局,无锡地铁集团收购了太湖云计算公司,在提升轨道交通信息化研发能力的同时,利用太湖云在 " 智慧排水 " 方面积累的基础,推动其向城市治理信息化方面提升,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优势。近年来,太湖云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城市产业发展要求,加快自主创新的脚步,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融合,积极创造自主产权和自主品牌的软件产品,不断向技术创新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当前,无锡新一轮轨道交通建设已经启动,无锡地铁集团将牢牢抓住机遇的最佳 " 风口 ",主动融入、靠前作为,高位策划轨交发展路径、高位塑造 TOD 开发模式、布局上下游产业链,在 " 蓝海市场 " 中摆正新航向、驶向新未来。
营造产业集聚效应
依托多年轨道交通产业本地化工作基础,无锡地铁集团按照 " 市场换技术 "" 技术兴产业 "" 产业促发展 " 的理念,积极助力本地企业参与轨道交通建设,并孵化和培育了一批本地轨道交通配套企业,通过做大做强,使之更好地走向国内国际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 181 家本地企业参与轨交产业,合同金额达到 120 亿元规模。其中,本地企业参与工程施工有 27 家企业、合同额 19 亿元,市政及前期有 59 家企业、合同额 38 亿元,设备采购及安装有 42 家企业、合同额 57 亿元,咨询等服务有 53 家企业、合同额 7 亿元。
如今,很多无锡本土企业通过轨道交通产业实现了产能升级、产值升级、产品升级,并成为新兴产业的明星企业。2018 年以来,航天大为通过无锡轨道交通项目,与各大央企组成联合体持续提升产业能级,已成为轨交行业软件和信息技术重要服务商,参与了国家级车联网等示范项目,2020 年产值同比增长近 30%,超过 13 亿元,2021 年产值将攀升到 16 亿元规模。同时,该公司已成功进入苏州、深圳、东莞等城市的轨道工程建设领域。2019 年,万里集团开始借助地铁产业从原来高铁卫生设施制造商转型升级为列车车体装配企业,两年来已生产地铁车体 1200 余辆,出口国际市场大铁车体及设备 600 余辆,企业年营收从 2019 年的 9 亿元增长到 2020 年的 12 亿元规模。
无锡地铁集团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